碎开的茶杯还残留着蒸腾的热气,白衫书生的眉目如今轻轻皱起,有些萧瑟的目光抬头望向了窗外。
窗外的蓝空突然变地昏暗,本是洁白的天幕下突然下起了细雨,细雨润湿了殿外的长街,雨水敲击地面发出有韵律的声音。
白衫书生收回目光,轻声说了句:“还真不是下雨的好时候啊。”
白衫书生轻叹时,身下的木椅发出吱呀的微弱刺耳声,坐在简单的书桌旁,低头间,望着已经有许多年头的木桌,白衫书生突然伸出手来细细抚摸了着已经有许多年头的木桌,皱起的眉目下的目光夹杂着叹息和感慨。
记忆中的那个时代是属于他的时代,也是属于他们的时代,只可惜,时间一去不复还,任凭他们也只能眼睁睁地望着时间的流逝而无法出手做些什么。
所有的一切在他们指缝之间流过,而所有的一切又是已经成为了历史,埋藏在了用无数血液滋润的泥土之中。
一切都已是过去,但一切却还尚未过去。
白衫书生没有理会那碎裂了一地的青瓷,目光望着已有无数年份的木桌,望地怔怔出神。
脑海之中有无数思绪掠过,脑海中的记忆直至如今都无法抹去。
千年之时,春秋盛世之中拥有一位最高统治力的春秋大帝,站在千万人之上,掌控天下整片辽阔疆土,以一人之力将春秋带至一个至今都无法逾越的高度。
春秋二字,便像是一个象征,太平盛世应有模样的象征。
只不过,春秋之末时的种种原因,将站在巅峰的春秋盛世拉入了深渊地狱,将整个本已是元气大伤的天地再次重创。
春秋之时,有且只有一位最强大的统治者,但即便只有一位主宰,都无法做到各方完美,更何况是春秋之前的三教时代。
三足鼎立,相互争持。
三教之首,三个最强大的人共同管理统治的天地。
三道三派,每一派的理念都不相同,但却有本质上的相连。
佛门一派,讲究“心”,又讲究“性”,“心性”即是自我修养,“见性,救世,通万有。”,佛门讲究自我反省,首先你应该明白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的缺失在哪里,应从源头开始解决自我的问题,解决自我的缺陷便是一种修行的方法,而且佛门之中讲究因果,善因善果,恶因恶果,你做了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局,这是一个因果之间的循环,所以佛积极劝人向善,救世人于苦海苦难之中。
佛讲究心,道教却讲究无为,讲究顺应自然,一切自有其规律延伸,而儒家一派却又是讲究三纲五伦,“人伦”二字已经说明了儒家是生活之中的一本规则指引之书,在其位谋其政,每一个人扮演的角色都会不同,但在自我的位置上都应该做到尽责,完美地扮演自我的身份。
三教的理念虽说看似有些不同却又深入之后却发现三门三教会有本质上的相连。
但三教之时,本质上的相连并没有让儒释道三门和平共处,三教之中的强者每一位都有自己的理念,每一位都有自我的看法。
有想法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太有想法却会无形带给世人一些负面的影响了。
人性使然,每一位都是俗人,每一位都不能免俗。
即便是熟读经书睿智的三教圣人都无法免俗。
三教之时最大的问题便是都想要争个高低,想要证明自我大道是正统大道,是天下万民首选之道。
为了正统二字,三教之人将战争的序幕拉开,也是因此,三教死伤无数,最终三教时代的众人几乎随着时代而湮灭,能够活下来也许一个都没有。
白衫书生叹息一声,张手一抓,碎开跌落在地上的杯子却好似时光倒流后竟然重新粘合在一起,但那已经变成热气的茶水却不能回到茶杯之中。
“真是一场无比漫长的较量啊,到了现在,我们三人依旧还在争执坚持着自我认定的大道,这片天地也是因为我们三人变地这样不知所谓,三教圣人,大圣僧,道尊,白衫儒生,三个举世能够改变一切的人却像个孩子一样非要争个高低,已经过了千年有余,我已经厌烦了这样的争斗,为什么你们却依旧还不舍得将那个位置让给后生晚辈,为什么你们还觉得自己是最有能力能够坐上那个位置,每个时代都有一代伟人站出来扛起整片天地,但属于我们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三教后世春秋大帝站出来,甚至他的上限比起我们这些迂腐的老人还要高,但是就是因为你们这些人害怕他有一天站在了那个高度上,你们设计逼得他为情自困一声,逼得他困在这个复仇的漩涡之中自我挣扎却又无法脱逃,限制了他的欲望。他本来就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安静平凡的生活才是他想要的,他想要的,不过是那一位春秋皇后罢了,你们还不死心不息,将春秋皇后作为一个筹码捏在自己的手中,就是怕将来的那一天,他颠覆了这个世界,站在了你们需要抬头仰望的位置。你们两个,即便是死了也将棋局笼罩在这片一直延续的天地之中,三教之后,那位春秋国师李淳,一代帝师就是因为看破了你们的无聊手段,才会将春秋大帝拉扯在天地之外,蒙蔽他的命数。你们两个为什么一直都不愿意清醒,为什么到现在还要去争个高低,本就是同根,相煎何太急?!”
白衫男子叹息之后瞳孔之中的目光变地寒冷。
重新粘合的茶杯安静地放在了这张古老的木桌。
“等到了千年之久,你们在三教之时已经谋算到了这一天,棋局在只能铺在了最后的这个时代,春秋大帝,我,还有所谓规则的守护者都共存在的这片天地,你们两人即便无法亲自降临,却将命运放在了后世派下的弟子之中,让他们互相争斗互相蚕食,你们两个真的是愧对圣人这个称号,两个到现在还将虚名看地比天地还要重的混帐东西。”
白衫书生面有怒容,双手颤抖的他却只能在房中轻声叹息。
因为他知道,连他都不能做些什么,因为即便是两个争斗了无数年后已经死亡的人也一定会将他这个儒生算到了棋局之中,他若是强行插手必定会改变什么。
正如他先前对夏离所说,若夏离能够活着就回去见他,若是没有机会活着,那就只能这样悲哀地死去。他无法出手做些什么,因为他不是变数,他是一个固定的棋子。
三教之中的白衫书生,被那两位大能当作棋子封锁在棋局之中,他的一举一动他们都会算到,即便他有千万种做法,他们都会猜测得到。唯一可以做到蒙骗他们双眼的,当世只有两个人,一个就是春秋大帝,另外一个就是夏离自己。能够称地上是变数的,无数年来,也只有他们两个罢了。那位春秋大帝也不会出手相救,之前他和那小子的因果就已经斩断,现在是轮到他和自己有所相连,但自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棋局的走势,干扰棋局甚至改变棋局他都不能去做地到,因为天地之中,还有两双洞悉一切的眼睛在盯着他们。“真的希望你能够活下来,即便你对抗的人是他们两个派下的年青之人,我也希望你能活下来,这个天地被我们这些腐朽之人搞地乌烟瘴气,三教圣人太过自私,自私地将天地视作为囊中之物,也是因为如此,天地的走向才会这样地乱七八糟,现世之中又夹杂着另一世的人,我曾经和你说过神圣精髓二字,绝对的必杀,也告诉过你力量不一定要直接地表现出来,你的对手是被道尊大圣僧所选定的人,但是即便比起你,他的力量更加纯粹强大,他的技巧无比娴熟,但是有一点是你可以把握住的,他的境界和你是处在同一个位面上的,他也不过是个神圣之人,争斗讲究公平,我能为你争取的公平就是没有一个境界高于你的人来碾压处理你,所以你一定要找到方法去破解他藏匿在暗处的力量啊。”
“夏离啊,只有你有能力改变这样矛盾的局面了,春秋大帝失败了,困在漩涡之中无法自拔,但你的父母亲就是看到了这样的局面,不想让你重蹈覆辙,才会离你而去,甚至顶住了那些人的压力,将你放在相对自由安全的局面上,就是因为害怕你会被感情这一双刃剑所牵制,我们每个人都对你寄予厚望,同样的,也有许多人想要你死,但是你不能死,你一定要活下来,活着才能看到真相,才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你才能够成长,才能够去改变这个世界,所以你一定不能死啊。”
白衫书生语气惆怅。
窗外的细雨依旧在淅沥地下着,雨声轻敲,却是凄厉的哭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