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那会天天和老师斗智斗勇,比如通过算概率,马哲课不点名,我不去了。通过从众心理考虑了下,大家作业都没写完,下次再交吧……你们都在玩吃鸡,算了我也玩一下吧,卧槽真好玩~你们都交了女朋友,我也找一个吧,emmmm你们牛逼。
考试必要技巧:三长一短选最短;三短一长选最长;长短不一要选B;参差不齐就选D;同长为A,同短为C。
老师总跟我们说要揣摩出题人的心理,咱们来押押题,但每次从考场出来我就一个想法:“复习的都没考,考的都不会,出题人想让我死……”
小时候玩捉迷藏我总是会说:“别躲了,我早就看见你了!”
有一次我逃长笛课,我撒谎,我爸说:“你去哪我都知道,是让我说,还是自己招?”
在学校老师总说“别以为我看不见,你们我下面做什么我都看得见。”
女朋友查岗:“说你昨晚去哪了?我朋友都看见了,是你自己招还是我帮你说?”
我考试的时候做选择题检查的时候总会把正确答案改错………
拆屋效应
鲁迅先生曾举过一个例子,说是有间屋子太暗,有人主张开一个天窗,但其他人都不同意,那个人又建议拆掉屋顶,结果其他人同意开天窗了。这便是拆屋效应。
如果你的要求别人很难接受时,不妨尝试再提出一个更加难以接受的要求,或许就会有意外的收获了。
举例:你是选择被插一刀还是被插三刀?
首因效应
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
所以我无论第一次见谁都会在最快时间里找到三个ta身上的优点,让第一印象很好。
移情效应
我国古代早就有“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之说,就是移情效应的典型表现。意思是说,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后人以“爱屋及乌”形容人们爱某人之深情及和这人相关的人和事,心理学中把这种对特定对象的情感迁移到与该对象相关的人或事物上来的现象称为“移情效应”。
我喜欢一个爱豆,所以我会喜欢ta周边的东西,所以才有粉丝经济呢。
配套效应
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会想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
我买了条裙子,发现没有鞋可以配,又买了双鞋。又没有包合适,又买了个包……钱包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