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服务小说 > 其他类型 > 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十三珠 > 第229章刘府,太平:知道制作蛋糕方法吗

第229章刘府,太平:知道制作蛋糕方法吗(1 / 1)

第229章刘府,太平:知道制作蛋糕方法吗

皇宫,太和殿。

第二天晚上,9月15日,就是太后的寿宴之日。

白天,皇帝简单接见了几国使节,他这段时间,已然很少管理朝政,很多事情,都是交给了太子、晋王和司马述、王介甫等人打理。但各国使节来访,不能不见。

文清随着李仙之的朝鲜使团,顺利进入皇宫太和殿,见里面,吐蕃、西夏、蒙古等国使团都来人了,就是契丹使团,耶律晋才也亲自带队来了,晋王正陪着他说话,文清心中好笑,双方刚刚狠狠打了一仗,这契丹使团还有脸来。

他不知道,契丹使团此来的主要目的,还是要和大汉帝国皇帝这边修好,其目的,乃是合力对付东北!

还有一拨人,文清看着是西域的服饰,其中为首一人,40多岁,长的高大威猛,一寸长的络腮胡子,一看就是武宗级别的强者,听边上的王青栋介绍,此人乃是西域鲜卑部落的慕容陲。

原来,这就是西域逐渐崛起的慕容氏族长---慕容陲!文清不由多看了两眼。

今年6月,趁着大汉帝国中央军与西蜀交战,后来契丹铁骑击破长城朔州关的时机,慕容陲在西域也没闲着,借机带着慕容康复、欧阳克敌出兵3万,击败了在伊犁周围的突厥部落,迫使其突厥王典密俯首称臣,白莲教和慕容陲控制的西域部落,已然达到了4个,占西域8个主要部落的一半,其实力已经不容小觑。

那慕容陲正跟赵德康说话,感觉到文清看向自己的目光,也扭头望了过来。

文清赶紧把视线,又转向西夏使团那边,西夏还是丞相李辅国带队,西夏小公主李黄蓉赫然在列,那李黄蓉上次在青草节就没看到真面目,此时细细一看,明显是长大了,穿一身嫩黄衫子,俏丽其间,显得格外瞩目,细长的眉毛,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娇俏的鼻梁,红润的小嘴,倒的的确确是个千里挑一的美丽姑娘,有一份灵性,活泼、顽皮,一笑两个酒窝,露出两颗小虎牙,文清不由看得一呆。

那李黄蓉盯着文清看了半天,见文清也看向自己,这才娇俏羞涩一笑,转过头去。

文清再看蒙古使团,国师铁阔台他当然认识,另外还多了一个生面孔,年近50岁,他并不认识,听赵铭科和铁阔台聊天,才隐约知道,这就是蒙古军中,地位仅次于铁阔台的大将---铁术赤,内力修为应该是武宗巅峰。

蒙古使团中,不见了那个身穿蓝衣的小丫头……

文清虽不认识铁术赤,但铁术赤却认得他!这个铁术赤,就是创正元年6月,乌苏里江靺鞨族营地的那个蒙古强者!也难怪文清不认识,当时铁术赤牙根就没给文清照面的机会,就转身一走了之,也算是当机立断!

在另外一边,吐蕃使团人数最少,还是国师鸠蕃智带队,正跟王介甫在聊着什么,见文清看过来,礼貌微笑点点头,自然看不出文清的真实身份。

后来,皇帝出来了,简单和各国使团接见了一下,用外交辞令说了一些客套话,无非是感谢各国使节前来为太后贺寿云云,明显心不在焉。

文清见正胥皇帝比之先帝当年的帝王之气可差远了,而且似乎苍老了不少,也削瘦了不少,面色没有多少血色,明显是身体有被掏空了的迹象,心中暗叹:这皇帝最近恐怕是夜夜笙歌,不思朝政了。

也难怪,皇帝两次南征西蜀失利,又被契丹从背后捅了一刀,折了5弟北王,估计是心灰意冷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是看开了---

##########

晚上,保和殿。

各国使团在皇宫中,一直呆到傍晚寿宴开始,不过契丹使团却先行告退了,耶律晋才心里很清楚,自己今年刚刚率契丹铁骑在朔州关击杀了大汉帝国的北王傅正伐,也就是刘太后的小儿子,刘太后若是在寿宴上看到自己,那还不得气背过气去啊,此来洛阳的政治目的已然达到,就没必要节外生枝了,所以把贺礼交给正胥皇帝后,便率队离开了。

寿宴还是在皇宫三大殿最南边的保和殿举办。

大殿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比之当年先帝举办的除夕晚宴,有过之而无不及,最北面,用各种鲜花,摆了一个大大的寿字,想是勇庆太子花了心思尽心操办。

殿内来了无数的客人,除了5国使团外,还有西南军的独孤卫青,带着朱玉维、独孤玉环等人前来贺寿。连一向在家中深居简出的金莲公主,也带着儿子来了。

刘成温则代表东北方面参加了寿宴,另外,中原各地的郡守,有的象胡北郡的郡守黄成彦、疝西郡的郡守李天澄,还有后来去鞍徽郡做郡守的朱长公就亲自来了,有的派重要幕僚前来,如疝东的郡守孔云书就没有亲自来,个中缘由,大家自然心知肚明。

文清进入保和殿后,微微和刘成温交换了一下眼色,此时,外面有些喧哗,文清抬眼一看,就见宫外行进来一拨人,为首一人,正是刘家家主刘光仁,刘光仁身后,一左一右,跟着刘志夫、太平公主,那太平公主冷着玉面,当看到文清直勾勾的眼神时,狠狠蹬了文清一眼,吓得文清一缩脖子,赶紧把目光收回去,望向别处。

哼!这小子缩脖子的动作,跟那小冤家还真有些象,太平公主不由又多看了文清一眼,文清感觉后背凉飕飕的,哪敢对视?

接着,司马述带着司马化及、司马士及等人,和王介甫、王行满带领的王家之人,也有说有笑,进了大殿。

司马家族,这几年的力量膨胀的非常厉害,除了这几个人之外,司马智及、司马赳及,都是大汉帝国军中响当当的人物了,大有超越刘家在军中地位的势头。

接着,是朱高公、赵德康等人,也陆续进来,西王则是独自一人进来,见到文清没有太多诧异,微微颔首,颇为友好。

大家正在互相打着招呼,就听上面,一声尖细的嗓音传来:“皇上、太后驾到……”

大殿内霎时变得鸦雀无声,文清随着众人往上看,就见皇帝和一个妃子,搀着有些病态、满头白发的太后,来到上面的主坐,皇帝和那妃子,则陪在太后的一边,另一边,是司马皇后、王贵妃。看刘太后的状态就知道,自从先帝去世,她过的也不是太舒心,何况还失去了小儿子北王?!

“参见皇上,参见太后!”大殿内,黑压压跪倒一片,“祝太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好好!都起来吧---”太后和蔼的声音从上面传来。

“谢皇上、太后!”众人这才起身。

文清偷眼再次看看上面坐着的几个人,当看到皇帝身边的那个宠妃之时,文清心中登时一惊,这,这不是白骨精--司马貂蝉吗?

那眼角的一抹媚笑,自己恐怕今生都忘不了!

司马貂蝉什么时候,不做道士,做了皇帝的宠妃了?!

上次在青草节,自己算是欠了她一个大大的人情,又以玉仁艾的身份欺骗了她的感情,不知道她后来是如何从伤害的阴影中走出来的。

看那架势,司马貂蝉不但走出了阴影,还显得格外容光焕发,一点也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影响她的容颜,看来在皇帝眼中的地位,明显要凌驾于其姑姑司马皇后和王贵妃之上了,皇帝听说之前还有个宠妃叫陈宣华的,今日没有出现,不会已然被打入冷宫了吧……

其实,司马貂蝉被皇帝纳入后宫,封为妃子之事,乃是文清离开大清关之后的事,他在前往洛阳的路上,自然还不知道。

“各位使节,各位爱卿,就坐吧……”皇帝满意点点头,沉声吩咐道。

“谢皇上!”殿下众人这才陆续就坐,大汉群臣,都坐在了皇帝左手,也就是东面的一排桌子上,各国使团,则都坐在了西面一排桌子上,还真是冤家路窄,文清他们朝鲜使团的对面,恰好是司马化及、赵铭科、王青栋他们那一桌。

“勇庆,寿宴开始吧……”皇帝冲身前的太子微微颔首。

“诺!”太子躬身应是,开始安排起来。

##########

首先,第一道程序,自然是呈献寿礼。

各国使节、各地郡守,都相继送上了珍贵的贺礼,珍珠、玛瑙、玉石、珍贵的草药、茶叶等等,应有尽有。

待到刘成温代表东北进献贺礼时,刘成温呈上一个衣盒,在太后面前恭敬拜倒:“这是我东北雪琴王妃,花了一年时间,为太后亲手秀的凤袍,请太后过目!”

“噢?!”太后脸上现出惊喜,伸手打开那衣盒,只见里面,整整齐齐摆放着一件黄颜色的凤袍,上面用金丝一针一线绣着栩栩如生的凤凰,煞是精美,凤袍制作上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工艺复杂,就是能工巧匠,也得花上一年的时间制作,整个大汉帝国,每5年,才能出一件完美的龙袍和风袍,这显然是雪琴公主,花了心思做的。

“好好好!”太后展颜一笑,满意点点头,刚才她一上来,便发现遍插茱萸少一人,南王她是不指望能来了,满心希望二儿子东王能回来一趟,但是她失望了。没想到,东王竟然专程派人,送了这么个可心的礼物,其他人送的那些珠宝啥的,在她眼里,已然没有任何价值了,但东王和雪琴公主的心意,她却能真真切切感受到。

于是,太后冲刘成温和蔼说道:“东王的一片心意,哀家领了,洛阳是他的伤心之地,不来就不来吧---”说罢,富有深意看了一眼皇帝,皇帝羞愧低下头,自己做了什么,他当然清楚。

“臣一定将太后的懿旨传到!”刘成温躬身答道,正要退下,太后许是今日特别高兴,伸手从头上,轻轻摘下一个镶着一颗巨大蓝色钻石的金钗,递给刘成温:“东王娶了雪琴公主做王妃,哀家还没什么表示呢!你回去,就把这金钗,交给雪琴王妃吧---”

“诺!”刘成温躬身接过,这就等于,除了先帝在雁门关私下允婚,太后算是当众正式接纳了雪琴公主这个二儿媳妇。

“哼---”边上,司马貂蝉倒没什么,而司马皇后、王贵妃,脸上都现出嫉妒之色。

要知道,这金钗之上镶着的那颗蓝色钻石,名叫“海洋之心”,乃是大汉帝国开国皇帝傅云龙登基之时,外邦进献给当时皇后的贺礼,珍贵无比!她们嫁给当今皇帝时,太后都每见给如此贵重的礼物,那雪琴公主,不过是个王爷的妃子,这太后也太偏心了吧!

可话说回来,谁又有这个本事,能制作出如此精美的风袍呢……

接着,是朝鲜使团进献贺礼,文清亲自托着一个扁平的盒子,在太后面前躬身拜倒:“这是我朝鲜进献给太后的千年人参,可续命三月,请太后过目!”说罢,打开盒子,里面,静静躺着一颗有着小孩子形状的人参,足足有一斤重,正是文清当年,在阿尔滨小山村的黑龙潭边得到的那颗人参,文清从奉天城临行前,雪琴公主特意让他带来的。

“千年人参!”大殿内,已然是窃窃私语了,刚才东北的礼物,就已然惊人了,300年的人参好找,1000年的人参,这世间只听说过,根本就找不到,这乃是稀世之宝啊!与这人参比起来,自己刚才敬献那些个贺礼,就显得颇为寒酸了……

连皇帝身边的司马貂蝉,一双带着媚笑的美目,都盯在文清身上。

“好啊!”太后满意笑道,伸手接过文清呈上来的盒子,突然,太后看向文清张开,但尚未收回去的大手,眼中现出一瞬间的震惊,但迅速又恢复平静,缓缓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回太后,在下,乃是朝鲜的王水月!”文清恭敬答道。

“王水月……”太后轻声念道,“这名字好啊!你们朝鲜,这次也算是费心了,以后要和东北,搞好关系!”

“是!”文清低着头应道,也没注意到太后表情上的变化,就连边上的皇帝,也没注意到太后眼神中的异样。

大厅中,只有一个人注意到了,那就是太平公主……

##########

接下来,晚宴就正式开始了,歌舞升平中,一道道美食端了上来,山珍海味,鸡鸭鱼肉,特色甜点,时令鲜果,应有尽有。

太后伸筷子,夹了几口菜,似乎没有什么胃口,文清见状,起身奏禀:“启禀太后,我朝鲜这次来,还准备了一道菜,请太后品尝!”

“噢?!”皇帝也发现太后没怎么动筷子,听罢,面露喜色催促道:“还不快快呈上来……”

不多时,长今玉手端着一个托盘,上面托着一个热气腾腾的砂锅,盈盈袅袅登上大殿,在太后桌前跪倒:“请太后品尝!”

太后见那砂锅里,似乎是一盘豆腐做主料的砂锅,但闻起来,香气扑鼻,“你们朝鲜这次,看来是有备而来啊,”一边微微笑道,一边伸出一个小勺子,舀了一口,放入嘴中细细品尝,啧啧赞道:“嗯!当真不错……”说罢又舀了一勺。

皇帝不知那菜的口味如何,但见太后居然连吃了好几口,似乎胃口大开,也是龙颜大悦,笑问长今:“长今,你这道菜,是如何制作的啊?”

长今略微整理一下思路,介绍道:“启禀太后、皇上,这道菜,名叫---蒸豆腐,是长今今日下午,特别为太后烹饪的。

原料用普通的豆腐混合鸡肉一起蒸,充分吸取了鸡肉的鲜香,从而成为一块并不普通的豆腐。

材料有:豆腐、鸡肉、冬菇丝及香菇丝少许、鸡蛋1个、松子少许。

调味料:姜汁、麻油、葱花、蒜茸、盐、胡椒、芝麻少许。

做法:一是以布包着豆腐轻轻压碎,隔去水分。

二是将鸡肉搅成肉酱;冬菇、香菇切丝;鸡蛋的蛋白与蛋黄分开、煎熟,切成细丝;松子剖成两半。

三是将豆腐、鸡肉与香菇丝加入调味料后搅拌。

四是撒上蛋丝、松子与冬菇丝,蒸一炷香的时间。”

长今娓娓道来,那些大臣们、各国使节们,早就口水直流了,可惜,长今只为太后做了这一砂锅,大家虽然嘴馋,却是眼巴巴看着吃不到。

对面那边的晋王、司马化及、赵铭科、王青栋等人,都用嫉妒的眼光看向文清,因为他们知道,这王水月天天和长今泡在一起,肯定是吃过!……

那长今出落得如花似玉,定是已然被这其貌不扬的王水月,给捷足先登了,这不是一朵鲜花,插在那啥粪上了吗?真真让人气恼!

哼!连另一边的太平公主,美目都扫了过来,似乎有些恼怒。

唉!自己这吃两口长今做的菜,还能如此招人嫉妒啊……文清心中暗叹。

##########

“哀家记得,先帝那年的除夕宴上,就是孔家莺莺做的佛跳墙,让哀家回味至今,没想到,今日又出了一个朝鲜的长今---”太后把那一砂锅蒸豆腐,吃的七七八八,看看下面坐着的文清一眼,感慨道,“那一年,也是在这大殿之上,一位少年,手舞青缸剑,另一位年轻人,击缶而歌,当真是潇洒快意!”

“若是太后喜欢看舞剑,我朝鲜,倒是带来一个带刀的护卫,可以为太后舞刀助兴,水月可做伴唱。”文清再次起身,躬身禀报,今日,就让老太太尽兴吧。赵云这次将青缸剑和荆剑轲的长剑做了对调,也是怕被人看出来,况且,上次就是赵云舞剑,这次不能再让赵云下场了,别露了馅,只能安排慧嵩来舞刀了。

“好啊!”皇帝见太后有看舞剑的兴致,遂点头应允:“那就让你那护卫上来吧---”

“是!”文清应道,回过头,吩咐赵云把外面的慧嵩叫进来。

慧嵩背插朴刀,迈虎步进得殿内,躬身施礼:“愿为太后舞刀!”

“长今愿为太后一舞。”下面的长今也微微一福。

“好!朝鲜人能歌善舞,哀家今日,要一饱眼福了---”太后微笑点头应允。

于是,慧嵩拔出背后的朴刀,虎躯微动,舞将起来。

文清则击节而歌:

“秦时明月汉时关,滚滚黄河蓝蓝的天,

壮士铁马将军剑,旌旗半卷出帝都,

女儿柔肠男儿胆,涛涛热血汗衣冠,

大漠无垠江湖远,暴雨惊雷也如磐,

美人泪,杯中酒,天下任,丈夫肩,

风潇潇,路漫漫,情切切,雨绵绵,

生死梦,山河恋,君与臣,恩与怨,

何必回头伤往事,且把“风”流唱少年,

万里江山千钧担,守业更比创业难。

……”

长今合着文清的歌拍,翩翩起舞,那慧嵩的朴刀,大开大合,凌厉霸气,那长今的舞姿,则轻柔飘逸,长袖舒展,合着文清慷慨激昂的歌声,竟配合的惟妙惟肖。

殿中的太后、皇帝、皇后,包括下面的各国使节、朝中大臣,看着这三人刀、歌、舞合奏,如痴如醉……

金莲公主看着场中舞刀的慧嵩,不禁想起了战死沙场的夫君独孤去病,慧嵩这份气度,当真和当年的独孤去病,颇有些相似……

李黄蓉则怔怔的望着文清,不知在想些什么。

文清一曲唱罢,过了好一阵子,太后抚掌赞道:“好!好一个何必回头伤往事,且把“风”流唱少年,万里江山千钧担,守业更比创业难……”说罢,有意无意看看皇帝。

朝鲜这次,甚得太后欢心,朕定会重重有赏!”皇帝听出太后的责怪之意,赶紧掩饰道。不过,也是心中暗凛,朝鲜什么时候,出了这么一个王水月的人物?如果假以时日,这北朝鲜统一整个朝鲜全境,当无问题!这王水月的文采,几乎可与当年的文清一拼了,文清虽然离开了洛阳,但其留下的将进酒、水调歌头、沁园春等千古诗句,可是在大汉帝国流传甚广,几乎可以称作诗仙、诗圣了。

“谢皇上,谢太后!水月献丑了---”文清赶忙谦虚道。

那边,太平公主狐疑的目光再次看过来,这小子,唱歌时的声音,似乎没有那么沙哑,声音、神情,倒是与那小冤家有些相像,难道这世间?--

美目不由看向文清的脚下……

皇帝身边的司马貂蝉,看看文清,又看看文清身后立着的赵云,眉头先是一皱,接着,眼角露出一抹难以言表的笑意……

看得下面的赵云心里直犯嘀咕,公子今日为了讨老太太欢心,是不是有些太出风头了?

“长今姑娘天生丽质,实有沉鱼之貌啊,当年的周朝有位西施,想来也不过如此。”太后赞赏道。

“太后过奖了。”长今面色羞红道,之前在北平城北海泛舟,文清就是这般夸赞她的,没想到今日太后也会由此一说。

经太后如此一夸奖,从此,长今就有了朝鲜西施的美誉。

寿宴结束后,文清和长今、赵云、慧嵩等人,回到同福客栈,已是半夜。

“谢谢长今!”文清认真感激道。今夜,长今一道菜,一支舞,当真让太后老太太高兴了一把。

“公子若是要感谢长今,那就多陪长今一段日子吧……”长今过来,轻轻揉捏文清的肩膀,无限憧憬道。

“好!那咱们,就过了10月1日,再离开洛阳。”文清重重点点头,还有几件事没有办完,安乐公主还有段日子才能从西蜀返回,长今这个要求,也不算过分。

“谢谢公子,那长今伺候公子安歇吧……”长今的玉手,伸向文清的腰带……

##########

9月16日,桃园。

昨晚睡的很晚,文清起床时,已然日上三杆了,简单吃了点东西,文清琢磨着,应该到桃园去看看,不知现在,有没有被人给占了……

长今从来也没去过桃园,听说文清要去,自然满心向往。

文清带着长今、赵云、慧嵩,一路到了桃园,就见大门紧闭,两个家丁守在那里,一打听,原来是朱高公安排人一直帮忙看着,虽然里面没人,但也没被别的人占据,洛阳的几大世家,也是嫌弃这桃园先是关了八王,后来,文清等人也是灰溜溜从此逃走,认为风水不好,便都没有来强占。

那两个家丁,听说文清4人只是要进去看看就出来,稍加迟疑便点头同意。

今日挺有意思哈---前后来了两拨参观的,看来,以后要收门票了!看着文清4人进去,那两个家丁心道。

长今跟着文清一路走,美目到处巡视,轻声问道:“这就是公子住过的桃园啊?景色真是不错!”

“嗯!可惜,只能舍弃了……”文清点头叹道。

文清带着长今,轻车熟路,到了后院的假山凉亭,“咿?!……”文清赫然发现,凉亭上居然有两个人,其中那个穿黄衣的俏丽人影看起来很是熟悉,似乎在哪里见过。

那俏丽的人影听到下面有动静,轻轻转过娇躯,文清定睛一看,身形便是一顿,正是西夏的小公主李黄蓉,边上,跟着一个侍女模样的女孩,年龄应该比李黄蓉大一点。

既然碰到了,昨日在皇宫中也见过,自然不能装作不认识走开,文清赶紧过去拱手道:“原来公主也在这里啊……”

“王公子挺有雅兴啊!”李黄蓉脆声说道,“昨日那么晚才回去,今日就来这桃园,是参观呢,还是故地重游啊……”说罢,水灵灵的大眼睛一眨不眨,看向文清的双眼。

“那个……”文清心中一震,这聪明伶俐的小丫头片子,不会是看出什么蛛丝马迹了吧,上次在青草节,她就是一眼看出了自己,嘴中赶紧掩饰:“就是第一次来洛阳,随便到处转转,就转到这里了。”

“噢?!……”李黄蓉大眼睛转了转,“你也听说过那文清?”

“是啊,那文清文武双全,救过先帝,深入过汗庭,守卫过曲径关,有机会,本公子一定与他好好认识结交一番。”文清嘿嘿笑道,借机替自己脸上,贴贴金。

“那家伙有何好的,答应本公主去西夏,却一年一年爽约---”李黄蓉不屑撇撇小嘴,“你说,他是不是言而无信的小人?”关键是在青草节上,还戴着不知什么女人的黄布条,这一点,是李黄蓉最生气的地方!

“这个嘛……”文清尴尬笑笑,这小丫头片子,不会话里有话吧,就这么当面贬低自己的高大形象啊,自己这些年在九州大陆的形象貌似还挺好的,忙为自己开脱:“许是他有事,脱不开身吧---”

“哼!”李黄蓉不满哼了一声,歪着小脑袋,看看文清:“这洛阳,本公主来过几次,有几处地方,还是风景很好的,本公主看你在寿宴之上挺出风头的,能不能找个时间,一起聊聊啊?我西夏,很想结交王-公-子……”

文清听李黄蓉把“王公子”三个字,说的很重,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赶紧答道:“公主邀请,水月敢不从命?”

“那好!9月24曰本公主要离开洛阳,23日下午,我在黄鹤楼等你,”李黄蓉满意点点头,临走,还不忘威胁一句:“你可别象文清那家伙,言而无信!”说罢,带着那个侍女,扬长而去。

“是是是!”文清在后面点头应道。这小丫头片子,选哪里不好,非要选黄鹤楼?那年花灯节,自己和安乐公主在那里,就是被这小丫头片子给撞到了,当时费尽口舌才摆脱了她,后来还差点被她到大老婆那里告了一状……

“公子,这个李黄蓉应该很聪明---”长今一旁皱眉道,她也不是第一次见李黄蓉了。

“没什么,就是一个小丫头片子。”文清装作不以为然道。

“洛阳城乃龙潭虎穴,公子还是小心点好!”长今犹自担心道。

“公子我自有分寸。”文清怕她担心,轻声安慰道,缓步陪着她登上假山上的凉亭。

假山上的风景依旧,文清负手立在那里,当年和先帝老爷子共登凉亭,指点江山的画面再次浮现在眼前,可惜他老人家已然驾崩了,假山上嘱托自己的两大使命,现在还一个都没实现呢!

剿灭倭寇,收复台湾!嗯,这第一个使命,明年就干!

下午,文清又到孔府转了转,孔府已然被司马家给占了,现在是司马智及的府第了。

文清在孔府外面,心中恨恨骂了一句,只好带着长今、赵云、慧嵩转身离开。

第二天一早,文清想起一事,让慧嵩,给刘府递了一个拜帖。

虽说武相刘光武已然去世,但刘家对自己可是有恩,自己礼数上还应该去看看刘光仁、刘成表等人,况且,刘成裕还有封信和部分北平郡的特产,要朝鲜使团转交刘光仁,另外,还有一件非常重要之事,文清想和刘光仁商量。

至于能不能见到那太平公主,文清有些肝颤,他的计划,是最后离开洛阳时,约太平公主到城外安全的地方,再表明身份,届时,就算有人发现自己的真实身份,也不怕了,顶多屁股上多挨两下太平公主的刀棍,反正先保住命再说,相信太平公主也不会真把自己给打死。

慧嵩很快回来了,说刘光仁明日请文清过府一叙。

##########

9月18日一早,文清带着赵云、慧嵩赶到刘府。

刘光仁和刘成表亲自迎出客厅外,刘光仁见到文清,很是客气,远远打招呼:“本来想给王公子发请帖,没想到,王公子倒主动来了。”

“刘大将军抬爱了,水月对中原刘家,仰慕已久,到了洛阳,无论如何也该来拜望一下。”文清拱手道。

“进客厅聊吧---”刘光仁热情把文清让进客厅内。

文清把刘成裕的信和北平郡的特产,转交给刘光仁,刘光仁这才得知朝鲜使团进京路上协助横刀山庄击退耶律喇嘛和耶律霸的细节,对文清大加赞赏,搞得文清都有些不好意思。

之后和刘光仁、刘成表聊了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聊了一会儿,文清话题一转,旁敲侧击问道:“刘大将军,您直接统管东南军,东南沿海的倭寇横行肆虐,长期占据宝岛台湾,前几年最严重的一次,不但连屠了三个村镇,还造成了上万东南军阵亡,这两年为何东南军却迟迟不去剿灭?”

“唉!王公子有所不知,东南军确是有一支水军,但人数太少,只有2万将士,战船方面,朱宽公在工部尚书位上时,倒是建造了一批,但与倭寇比起来,只有自保之力,特别是创元19年那次大战,损失了一艘主力巡洋舰后,现有的力量不但不足以形成压制,而且实力还在下降,这两年,皇上两次南征西蜀,东南军大部分被抽调到西蜀,哪还有力量,再征剿倭寇?!能不让倭寇占据东南沿海的城镇,已然算不错了---”

“喔---原来如此,”文清装作恍然大悟点点头,“水月倒有个建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王公子有话请直说无妨!”刘光仁见文清似乎话中有话,点头期许道。

“我北朝鲜,有一只小规模的舰队,最近和东北关系处的很是和谐,我这次回去,准备和东北军商量一下,咱们三方共同出兵,剿灭台湾的倭寇如何?”文清缓缓说出自己想法。

“好啊!”边上的刘成表兴奋叫道。

“嗯!东北最近听说建了一批战船,水师的力量如何暂且不知,但有孔家漕帮的底子,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去,这确是一个好办法!不过,本将军现有的能力,只能合三方之力,共同解决倭寇的水面力量,若是进攻台湾本土,本将军恐怕做不了主啊---”刘光仁有些为难道。

若是大规模登陆台湾岛,倭寇在水面上的力量一旦被全歼,必然全面退守台湾本土,台湾岛上,届时恐怕至少有2万倭寇,东南军一共就5万人,经过两次征西蜀,老兵伤亡不小,新兵的战力不强,根本无力攻岛,况且,还要当今皇帝点头才行,国库要花大把的银子,皇帝愿不愿意,舍不舍得,还两说呢……

“这个好办!”文清胸有成竹道,“我负责回去说服东北,只要咱们三方联合消灭了倭寇的水面力量,由我北朝鲜和东北联合出兵,攻占台湾本土。”

“这……”刘光仁颇有些心动,但他毕竟是在朝堂中摸爬滚打几十年,还是有些顾虑,这驱逐了倭寇,台湾若是被北朝鲜,或是东北军占了,那对中原岂不是又是个新的威胁?皇帝那边肯定不会干的!担心道:“赶走倭寇后,这台湾……”

“噢---台湾本土,我来说服东北,北朝鲜和东北军都不占,交还给东南军就是!”文清见刘光仁有所顾虑,赶紧补充道。

“这如何好意思……”刘光仁嘿嘿笑道,一听文清如此说,这次是彻底动心了。

“我朝鲜的主要目的,是打通到东南沿海的水上贸易,倭寇一除,自会收益百倍,至于台湾嘛,我朝鲜南北尚未统一,也确实无力占据台湾。”文清怕刘光仁不信,诚恳解释道。

这倒也合情合理,不由刘光仁不信,刘光仁重重点点头,无不赞许道:“王公子胆识、谋略、才华,让本将军着实敬佩,本将军戎马生涯几十年,你们这一辈中,本将军看,王公子可以与马踏契丹汗庭、刀封狼居山的文清媲美了!……”这倒不是客套,这王水月20几岁的年龄,就有武宗中阶的修为,太后寿宴上高歌一曲,端得是文采飞扬,关键是这份气度,绝对让人折服。

“岂敢,岂敢,大将军谬赞了……”文清客气道,没想到,自己和刘光仁接触不多,刘光仁给自己的评价竟如此之高,文清对刘光仁也顿时刮目想看,看来,武相刘光武选的刘家接班人,还是深谋远虑的。

##########

三人正聊着,刘光仁发现,外面小青来回探头探脑张望,不由扬声问道:“小青,可是有事?”

“没什么事,公主说了,若是您和王公子谈完事,能否让王公子到公主那里坐坐?”小青闪烁其词道。

“行啊!”刘光仁看看文清,呵呵笑道:“我那孙女,最敬重英雄好汉,王公子不知有没有时间……”

“有,有时间……”文清听小青一说,心中“咯噔!”一下,但还是点头同意。又要到闺房内见面啊,那公主将军,不会经常邀请男子到她闺房吧?

他记得自己第一次到刘府,乃是主动要见公主将军答谢,但却被太平公主叫道了后院,这次,自己还没提呢,公主将军就打发小青来叫了。

文清辞别刘光仁、刘表,随着小青向后院行去,一路上,小青有一搭没一搭,把太平公主这两年过的不开心的情况,和文清简单说了,让文清心里感觉酸酸的,到了太平公主闺房,小青冲虚掩的房门努努嘴,就一路小跑离开了。

文清来到门口,“啪啪啪---”轻轻敲门。

“进来---”屋内,太平公主的声音传来,不冷也不热。

文清小心翼翼推门进去,见太平公主坐在梳妆台前,正在摆弄当年断桥边,从自己手中,抢走的那把油纸伞。

“公主将军,找在下有事?”文清沙哑着嗓子,强自镇定问道,心里确实有些发慌。

“嗯!”太平公主美目看过来,若无其事问道:“你说,这把油纸伞,多少钱能买下来?”

“三文钱吧---”文清不明所以,没有太多思索便答道,眼神却不敢与太平公主对视。

“噢?!……”太平公主若有所思点点头,又问:“公子以前,从没来过洛阳?”

“没来过,这是第一次来!”文清赶紧应道,心中忐忑不安,不知道公主将军会问多少问题。

“今年契丹的青草节非常热闹,公子没去玩玩?”太平公主随口问道。

“没有---”文清只好矢口否认。

文清死活不承认,太平公主也不好刨根问底追问下去,抬眼再次问道:“你知道一种制作蛋糕的方法吗?”

“知道……啊,那个不知道……”好嘛,差点露馅了,文清额头,已然开始冒汗了,公主将军这么一句句问下去,自己早晚要黔驴技穷啊。

“不知道?!那你就去打听,过几日,是本将军的生日,到时候,本将军要吃到生日蛋糕!”太平公主玉面一冷,语气一紧,“好了,你走吧……”直接下了逐客令。

“啊……”文清心中叫苦,如此莫名其妙问了一大串问题,就把自己给赶出来啦……

刘府外。

“公子没露馅吧?”出了刘府,赵云颇为紧张问道。

“哪能呢!”文清用力挺挺胸,不过,还是心里有些没底:“应该没有吧……”

若是漏了馅,公主将军应该不会把自己出卖吧?但一顿刀棍是免不了的,后面屁股上已然开始冒凉气了。

不过,自己现在带着赵云给的面具,应该比仙子师姐那白纱巾管用多了,应该不会有人能认出来啊……

想起仙子师姐,文清琢磨着,明日,是不是该去白马寺碰碰运气?

##########

文清回到同福客栈,公主将军在闺房内交代的任务还得办啊,于是把原来制作生日蛋糕的法子,跟长今一一介绍了一番。

长今在制作食物方面,确实是有天赋,美目有些狐疑看看文清,也没问文清为何要做这蛋糕,赶紧下去研究准备了。

这朝鲜的女人,就是听话啊……文清心中暗叹,不由感激。

第二天,也就是9月19日一早。

文清带着长今、赵云、慧嵩三人,一路到了白马寺,安排慧嵩陪着长今在大雄宝殿各处拜拜佛,自己则带着赵云,直奔后面的那间禅院。

禅院内,玄藏大师已然离开了,就是外面扫地的老僧都不见了踪迹,好在,空闻大师倒是在,文清暗自庆幸,幸亏没让慧嵩过来,他可是空闻大师的弟子,虽然带着面具,但保不齐空闻大师就能认出来。

“见过大师!”文清恭敬打招呼。他不是第一次见空闻大师,但上次逃离洛阳前一天晚上,在皇宫只是匆匆一面,双方的注意力都在即将驾崩的先帝傅君峰身上,文清估计,空闻大师应该对自己印象不深,何况,自己现在还戴着人“皮”面具?

“阿弥陀佛,施主是……”空闻大师双手合十,上下打量打量文清,又看看文清身后的赵云,微微一怔问道,自己这禅院,寻常人是不可能知道的。

“在下是朝鲜的王水月。”文清嘻嘻道明身份。

“喔……王水月?”空闻大师喃喃念了句,微笑问道:“二位施主来老衲这禅院,是游玩,还是寻人啊?”

“大师,您一看就是得道的高僧!”文清嘿嘿笑着恭维道,“在下第一次来洛阳,想到白马寺内烧个香,顺便到处转转,一不小心,就转到您这里来了---”

说罢,文清左右张望,又探头探脑,看了看空闻大师身后的禅房。

“噢……原来是一不小心转来的---”空闻大师微笑颔首,心道:阿弥陀佛,小伙子,在佛祖面前说谎,可是要受惩戒了啊……

“您平常,就一个人在这里?”文清旁敲侧击道。

“怎么,难道还会有别人?”空闻大师笑问。

“喔……”文清明显有些失望,见也确实没看到别人,拱手道别:“那,就不打扰大师清修了,水月就此别过!”

“公子有时间,可到少林转转,会会老友,恕老衲不远送了……”空闻大师合十施礼送客,心道:这小伙子,简直是色胆包天了……

文清离开白马寺时,没有注意,白马寺塔林中,一道白色身影,一闪而逝……

##########

9月20日,皇宫。慈宁宫。

太后斜躺在床上,她的身体本就不太好,前几日因为寿宴之事,高兴了几日,这两天,身体又有些发虚,太医院的太医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太后不由想到了孔莺莺,要是孔莺莺在,也许就有办法了,唉!若不是皇帝把文清他们逼走,俏御医、美御厨孔莺莺也不会离开洛阳啊……

这时,太监小安子过来禀报,说太平公主来了。

“让她进来吧。”太平公主是太后叫来的,她天天看着太平公主憔悴,自己是她的姑奶奶,又是刘家之人,自然关心了,自己没几天活头了,不能让这孙女真的痛苦一辈子啊,于是就让贴身的太监小安子,去把太平公主叫来。

“见过太后。”一身白衣的太平公主进来,给太后跪下施礼。

“孩子,起来吧---”太后伸手示意太平公主起来,又对小安子吩咐道,“你们几个下去吧,哀家单独跟太平说说话!”

“诺!”小安子赶紧带人下去,一时间,屋内就剩下太后和太平公主二人。

“太平啊,哀家是你的姑奶奶,你的心事,哀家知道---”太后把太平公主拉到床前坐下,手抚太平公主的玉手说道。

“孙女哪有什么心事?---”一向孤傲的太平公主羞道。

“你这孩子,还瞒姑奶奶啊?先帝已然走了,姑奶奶也坚持不了多久了,你的终身大事,姑奶奶便给你做主了,若是你想去东北,就去吧!……”太后爱怜说道。

“啊……”太平公主震惊看向太后,“您为何会允许孙女去东北?!”

“傻孩子,还说不想他……”太后故作嗔怒道。

“姑奶奶……”太平公主玉面一红,有些撒娇道。

这若是让文清见了定会目瞪口呆,他心中的女神---太平公主原来也会撒娇啊……

“自从你第一次到姑奶奶这里,为他打广庆之事求情,姑奶奶就猜出来了,当时,姑奶奶对他还有些顾虑,现在,姑奶奶应该看明白了,你便放心随他去吧。”太后语气中,透露着坚决。

“好!等到了年底,孙女就去东北。”太平公主见心事都被姑奶奶看透了,只好大方点头。

“有个烈焰刀的秘密,姑奶奶不想带入坟墓,就告诉你吧---”太后有郑重其事对太平公主说道。

“什么秘密?”太平公主见太后说的郑重,抬头诧异问道。

“刘家300年传下来的祖训,烈焰刀不得伤害傅氏子孙,其实,烈焰刀本身就有灵性,不是不得伤害傅氏子孙,而是根本就伤害不了!”太后认真说道。

“啊?真的?!”太平公主震惊道,这还是她第一次听说。以前,似乎确是300年来,没听说烈焰刀伤害过傅氏子孙。

“哀家乃刘家之人,又是先帝的皇后,自然知道一些烈焰刀的秘密,此事,只有每一届的皇帝和刘家家主知道,”太后详细解释道,“烈焰刀乃是古时炎帝佩刀,炎帝当年在打造烈焰刀时,加入了自己的血,而傅氏家族,乃是炎帝的嫡亲血脉,所以,烈焰刀在遇到傅氏子孙时,见血就会反弹,绝不会伤害傅氏子孙!”

“原来是这样---”太平公主一脸震惊,这世上,当真是无奇不有。

“傅氏皇族,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姑奶奶告诉你……”太后在太平公主耳边,轻轻说了几句。

“啊!……”太平公主凤目睁的大大的,今日,太后告诉她了太多秘密,她一时,真有些承受不了。

“好了!孙女你的事解决了,奶奶我就没啥心思了。”太后最后如释重负说道。

“那,您保重身体,没什么事,太平告退……”太平公主心中无限欢喜,自己终于能和那小冤家在一起了。

“去吧---在离开洛阳前,你的事千万别让人知道!”太后叮嘱道。

“孙女省的---”太平公主应了声,这才离开慈宁宫。一路上还忐忑不安,自己贸然去东北,也不知那小冤家会不会接受,就是接受自己,又如何向玉梅她们几个老婆解释啊?!

##########

晋王府。

晋王和左羽林主将王行满、右羽林主将司马士及、北大营主将夏侯元让、禁军主将尉迟兢戟,正在密室中议事。

“准备的如何了?”晋王问身前的尉迟兢戟。

“禀晋王,一切就绪,就差一个合适的时机了!”尉迟兢戟躬身答道。

“嗯!本王看差不多了,先造造声势,如果软的不行,咱们就来硬的!看来太后坚持不了几天了,太后归天之日,就是咱们行动之时!”晋王狠狠说道。

“愿为晋王效命!”王行满、司马士及、夏侯元让、尉迟兢戟单膝跪地,齐声效忠道。

“本王,不会忘了你们的拥戴之功!”晋王点头承诺道。

“谢晋王!”王行满等人感激应道。

“下去安排吧---”晋王大手一挥,王行满等人躬身而退。

那貂蝉不是要走吗,行!反正父皇也被迷瞪的差不多了,这几日,本王就好好享用一下她,然后再放她走……王行满等人走后,晋王暗自阴邪想道。

##################################################

(作者的话1:这里的---蒸豆腐的菜,也不是凑数的,有含义…….

长今—现实历史上的徐长今是朝鲜历史上首位女性御医。史书上有关这位传奇人物着墨不多,只陆续有片言只语记载,提到中宗十分信任大长今,将身体完全交给她诊断,还下赐很多赏赐。可惜最好的医官,也不能抗拒生老病死的定律。长今医术精湛,所煮调的药膳食补亦非常美味。直到今天,长今的药膳与针灸秘方,仍在韩国中医界得到广泛研究和推广。)

(作者的话2:保和殿上给太后的贺礼,和太后给雪琴公主的礼物,将来都有用…….)

(作者的话3:看看太平公主、李黄蓉、貂蝉在寿宴上的表现,文清的身份还能隐瞒多久?谁会是第一个看穿他身份的?身份暴露后,他能安然离开洛阳吗?)

(作者的话4:李黄蓉为何要让文清去黄鹤楼啊?因为名字中,都带着同样一个字嘛,她看出文清的身份了吗?兄弟们猜猜看吧……)

(作者的话5:本章中太后和太平公主的对话,有深意……)

(作者的话6:文清拜访刘家,也是为后面与倭寇的大海战打下伏笔,另外,太平公主真的没有看穿文清的身份?看架势不太好啊--)

大炳峄所著---《铁血丹心之大汉帝国十三珠》,全书共400万字,365章,章章精彩。

衷心感谢发布网站的大力支持!!!

##################################################

最新小说: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九零福运小俏媳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八零好福妻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谍海偷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