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服务小说 > 其他类型 > 吾妻甚美(美食) > 81 第八十一章 传旨

81 第八十一章 传旨(1 / 1)

<>顾凝想要辩驳什么,她想说她没有要父亲和大哥赌上性命的意思,可话到了嘴边,却是哑然,现在的太子自然不会做出太出格的事情,但是以后呢,若真决意要和太子争天下,兄弟反目,近在眼前。

陈若弱还惦记着顾峻那边,见顾凝也有些理亏的意思了,也就轻轻地拍了拍她的头,柔声宽慰道:“你是当局者,总不如旁观的人看得清楚,这不是你的错,公公跟你大哥是疼你才舍不得让你去撞南墙,要是换了别人家,你在王府里哭死了有人管吗?小姑你看,我们年纪也相近,有些话你不好跟他们一帮大男人说,就跟我说。”

顾凝从小到大,见过的同龄贵女要不就是惦记着她的兄弟,对她极尽讨好奉承,要不就是嫉妒她,和她针锋相对,也有那总想做好人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左右都把她当成镇国公府的大小姐来看,要论真心,都还不如眼前这个长相丑陋的长嫂,她抿了抿唇,点了一下头。

陈若弱对她笑了一下,眼睛亮晶晶的,很是真诚,顾凝愣了一下,犹豫着对她露出一个笑容来。

从顾凝的住处出来,陈若弱脚不沾地直接去了顾峻的院子,她在前线待过,知道顾峻的伤势确实很重,换个普通士兵,给的伤药但凡有一点不好,都支不到归京,顾峻的身体从小就虚,又实打实为母守孝吃了三年素,也就是这些日子才稍稍养回来一点肉,整个人现在时醒时睡,请了京城最好的大夫都不敢打包票。

陈若弱来时,顾峻刚好醒着,他房里原先的大丫头春儿正给他喂药,顺带哄他说话,看着他满眼都是心疼,眼泪都要掉出来了,陈若弱记得这个春儿,她父亲是当初查账的时候被赶出去的一批管事之一,她原本想连带着把这些管事的亲戚儿女一起赶走的,可顾峻死活护着自己房里的人,她没奈何,也就只能让她们留下。

春儿侧对着门边,眼睛只看着顾峻,并不知道陈若弱已经进来了,用强撑着出来的平静语气给他讲着这些日子京城里发生的事,“表姑娘上个月嫁的人,国公爷去了,回来说那户人家虽然是商户,但看得出来家风清正,表姑爷相貌性格都不错,咱家小姐最近跟国公爷闹得有点凶,不知道为个什么事情……”

顾峻脸上带着伤,但还是扯动了一下唇角,见春儿眼里的眼泪都要掉出来了,微微伸出手,替她把眼泪擦了,正好看到了站在门边上的陈若弱,他眨了一下眼睛,哑声道:“大嫂好。”

陈若弱还从来没被顾峻这么心平气和地叫过一声大嫂,顿时有些惊讶,顾峻看出了陈若弱的惊讶,漂亮的杏眼里浮现出笑意来,竟然隐隐有了些顾屿的神采,道:“好歹也是死过一回的人了,要是还像以前那么混账,阎王爷都不肯放我回来。”

可陈若弱看着他没有血色的消瘦脸庞,忽然有些希望他还像以前那么混账,她隐隐约约有些感觉到,以前的那个顾峻再也回不来了。

顾峻喜甜怕苦,为了给他喂药,春儿原本准备了一大盘的蜜渍果饯,可直到喂顾峻把整碗散发着浓重药材苦味的汤药喝完,顾峻的眉头也没有皱一下,陈若弱说道:“你的伤没什么大碍,就是心口那一箭伤得狠了,大夫说只要你肯吃药,一日三餐补起来,很快就会好的。”

“我听大夫的。”顾峻笑了一下,忽然对陈若弱说道:“以前是我不对,我看不起武将,也看不起你们家,还嫌弃你配不上我大哥,可真到了边关,见到战事,还有自己亲身经历过一回,我才知道武将过的是什么日子,陈将军是英雄,我以前太狭隘了。”

陈若弱一头雾水地看向顾峻,却见顾峻的脸庞上泛起了丝丝缕缕的血色,眼里也噙着一点泪光,声音沙哑起来,“我从来不知道,一个活生生的人能脆弱到什么地步,一刀,一枪,甚至一道流矢,那么多熟悉的人就没了,我拼命地砍,拼命地放箭,我以为我也会死……”

春儿听得抽泣起来,陈若弱干巴巴地站在边上,朝廷为了防止西北军怯战,随军的军属住处就设在边关百姓聚集地,她在西北的时候,光是性命就差点没了两回,她并不觉得有什么,相反倒是觉得京城的日子太过安逸,安逸到让人害怕的地步。

顾峻很快就调整了过来,见陈若弱绞尽脑汁想要附和他几句的样子,失笑道:“是我见得太少,天底下并非只有京城这一处地方,盛世百姓见不到血雨腥风,是因为盛世之外,有人替他们扛下了刀枪,我是坐井观天,乍见风霜,要是我的伤还能好,这辈子怕也只有西北这一个去处了。”

陈若弱别的都没听懂,只有顾峻最后一句话听得真真的,她连忙说道:“怎么会,你是镇国公府的少爷,生下来就跟别人不一样,你想要什么前程就有什么前程,何苦去拿命打仗?”

顾峻眨了一下眼睛,他漂亮的杏眼里原先只有少年的傲气和不见世事的天真,可如今却染上了西北的沧桑颜色,他抬起眼,似乎透过锦绣繁华的京城蓝天看到了西北的灰暗天空,他有气无力地摇了摇头,微叹一声,一字一句,很是认真。

“既见雄鹰,何逐粉蝶……”

陈若弱劝不动顾峻,只是他这伤就算能养好,也得几个月之后了,她虽然担心,但还不到火烧眉毛的地步,只能叹着气从他房里出来,顾屿一早上就出去了,早朝的时间正好够他去到刑部整理了淮南道所有卷宗案情,连带着他在扬州府衙所批的全部公文案宗。

不是所有官员都有资格上早朝,例如六部,唯有正位尚书连同左右侍郎有资格上殿,且早晨事务也不能废,故而每次左右侍郎按次留人在堂,另一人随同尚书上殿,今日留在刑部的是左侍郎杨谦和,他看着顾屿呈上来的几乎可以用作官员呈事范本的卷宗,翻开一看,更是字字珠玑,不见丝毫错漏之处,不由得连连感慨。

第一次办案就能做得这么漂亮,入朝的起点这么高,怕是日后官场三十年,又要出一位顾氏重臣,顾氏五世四相,也许这一回就能成六世五相。说起来,青年才俊,前程锦绣,总是惹人艳羡。

镇国公是带着圣旨回来的,顾屿还没到家,只得先请了宫里的传旨公公稍待片刻,再派人去刑部传世子归府,陈若弱该大方的时候从来都是无比大方的,让人去账上包了整二百两银票的红封,元昭帝这次赐官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和他在朝上的漫不经心半点不沾,派来的传旨公公是他身边御前太监总管,平日里收惯了孝敬的人,也不由得被这大手笔惊了一下,随即就是笑逐颜开,连连让镇国公不用急,他就坐着等。

顾屿回来得很快,他其实料到了这次元昭帝会给他派官职,但也没想过会有这么大的差事等着他,天下十道,江淮为最,淮南道虽然不比江南道富庶,但也是盐粮中心,水路枢纽,何其重要,就这么轻飘飘地交给一个从来没有做过官的年轻人,连他都有些摸不清元昭帝的意图了。

即便是知道镇国公府靠向了太子,想要为太子再添一助力,好给他铺路,这手笔未免也太厉害了一点,顾屿坐在车驾里蹙眉思索了一番,忽然得出了一个几乎有些不可能的结论。

昔有君王,欲得贤才,路遇千里马亡,千金买其骨,成爱才声名,遂有名士来投,元昭帝是为太子铺路,可为太子铺的不是别的路,而是千金买骨的虚名路。

镇国公府刚投靠太子,就有淮南道御史的位置可得,元昭帝这是为了显示太子在他心里的地位无可动摇,也为了震慑那些心怀异端的皇子们,至于给太子增添势力,那都是小节了,毕竟圣心在,什么就都有。

君王心思难测,顾屿不好就此下太多判决,更何况上面的人最忌讳的就是底下人把他的心思看得太透,要是只看他眼前的情况,就是他初入官场,官至三品,得淮南道为治下,前程无量。

顾屿从没在朝堂上露过面,传旨的公公却不是第一次见到他,以前镇国公府没守孝的时候,年年宫宴都见,哪家的公子贵胄,哪家的千金小姐,他见了一面就能记一辈子,这是宫里人一定要有的头脑,然而再见顾屿,却是真的有些认不出来了。

不提这越长越俊的小脸,就是这一身的威势官气儿,就跟他见过的那些朝堂上的大人们没几分区别了,这是镇国公的世子,真不是镇国公年轻了二十岁?166阅读网

<>

最新小说: 谍海偷天 九零福运小俏媳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八零好福妻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