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我在这班中(1 / 1)

<>想孩提,那时金秋丹桂开,飘香了百家院。那时我们家住老宅,不到五点,外婆就要起床去院里摘桂花,曦光微绽,晨露滚滚,朵朵桂花沾着露水,打湿了衣裳。外婆解释说道:此时花香最郁,恰是采摘的最好时机,这样制成的糖桂花才最是美味,我们不应辜负上天的恩赐。

老一辈的宁波人对于美食有一种独到的智慧与感恩,上天养活这方水土的人儿,这里的人们从不糟蹋一粟一粒,想尽办法留住各种食物的味道,这不,便有了糖桂花等一系列的腌制美食。

从小外婆便把我养得白白胖胖,说这是福气的象征。最爱吃元宵,煮得白净的汤圆,淋上一勺糖桂花,芳香诱人,其中的浆汁若隐若现,令人禁不住想要一尝究竟。嘬一只元宵轻轻要上一口,“嗤”,爆出了其中黑亮亮的芝麻猪油馅,不小心滴在了衣袄上,惹得妈一阵笑骂。

除此,外婆有一道拿手好菜最令我喜爱,名曰“咸齑黄鱼汤”。入了秋的黄鱼,鱼肉鳔肥。那时外公还在,一碗汤可以下咽三碗米饭,外婆把鱼肉夹到外公碗里却又被推了回来,倒便宜了一旁扒拉着碗的我。

一大清早,天还蒙蒙亮,外婆挎着菜篮,行步入了西门菜市场,发挥砍价的十成功力买了条新鲜大黄鱼,然后再隔壁蔬菜摊上买了些素菜回去。

老家云湖盛产冬笋,外婆在地上笋堆里随意挑了个小个的剥壳洗净,切成了薄片。然后从缸里取出几丛咸齑,剁了碎。

准备就绪后,外婆从门外拎尽生好的煤炉,架起铁锅,把黄鱼入水加盖,闷了片刻。掀开锅盖,从身边水缸里舀了瓢水盛入,加了姜片和咸齑末、笋片,由于黄鱼与咸齑自带咸味,外婆连盐都没放。猛火烧沸后,外婆关上风口,用小火烧煮了半刻钟左右,待汤汁凝成乳白色后撒上些许葱花,便装碗了,真香!

夹一筷鱼肉,鲜嫩,仿佛入口即化,喝上一口鲜鱼汤,那滋味,交关赞!

一口鱼汤勾住了我们的食欲,也勾动了我回尘的记忆,却想,身处“快”餐时代的我们,已经少有亲自动手体验这些精细的食材料理了,仿佛人们更追求多元化的味蕾刺激,而老一辈宁波人那种惜物的态度与心境,也随着新一代的成长而逐自隐去了,徒留那繁华的都市。

宇心斋留

注:这篇其实是我“语文报杯”的一篇省级一等奖的作品,原名为《甬味》,现在我再次修改传到这里。为写这篇文章,我挤时间抽空看了下发的杂志好几遍,研究写法,然后我跑了李老师办公室不下十次,然后应该感谢丹丹留下的字体。本来我只是抱着试试的态度去参加的,因为兴趣嘛。我们班应该只有三个报名的,一个弃权了,还有一个貌似是获得市级奖项?好吧,我忘了,她只有一遍,而我是截稿那天才匆匆忙忙抄上去的。这个先是市里评奖,而后才是向上,故而老师否定了我的初稿,让我选择了有地方特色的,然后我得知了关于政治敏感的东西不能写上去。而后同学们有些嘲笑我说十遍不如人家一遍,而今年期末,消息传来,老师说我是胜利一等奖,让我好一阵高兴,老师顺便借这次机会告诉同学们只要踏实,没有不成功的。只是今年暑假里我参加了一个讲座,里面提到了许多竞赛,我才发现,我十分遗憾地与全国性决赛无缘,是我的积累不够,底蕴不足,也是我太渺小了啊。

(本章完)<>

最新小说: 我自地狱来 势不可挡 都市医仙 天价萌妻 岂言不相思 重生之心动 医妃倾天下元卿凌 天歌·三生不负三世 望眼欲穿 都市风云乔梁叶心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