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服务小说 > 玄幻魔法 > 儒圣天下 > 第二百九十二章 朝闻道,夕死可矣

第二百九十二章 朝闻道,夕死可矣(1 / 1)

<>听到这话,叶儒倒吸了一口凉气,旋即视线朝着陈天剑望去。

“你是说,那毒家的始祖现在还在妖族并且已经成为了妖族的半步妖圣?”

“如果我猜的没错,应该还在,而且这次派人来追杀你们的应该也是他的主意,他想要借你们的龙血晋级到妖族半圣的层次。”

陈天剑沉吟了片刻,道。

“真是太可怕了,按理说已经过去这么长时间了,半圣的寿命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啊?”

叶儒嘴角抽搐了一番,惊异道。

“毒家不一样,他们采用非常恶毒的才气力量靠夺取他人寿命来增强自己的寿命,这也是为什么医家人他们容不下毒家存在的原因。”

在一旁久久不说话的荀敖突然开口道。

因为以前龙族有很多都莫名其妙的失踪了,因此他们也曾经调查过,而调查的中心,就是那些妖族和毒家之人。

毕竟人族和龙族虽然不算和睦,但也有很多龙族之人和人族交好,而且四海龙王也偏爱人族文学,自然不会因此交恶。

“原来如此。”

叶儒沉吟片刻,点点头道。

没想到这毒家竟然和医家有如此深厚的渊源,而且毒家的始祖竟然还没有死。

“嗯,我们龙族计划在七月初准备龙族文会,叶小兄弟,要不要现在跟我们一起走,顺便让我们感谢一下你的救命之恩,如果没有你,我和公主殿下或许现在已经成为了妖族的腹中餐。”

荀敖抬头看向叶儒,旋即沉声说道。

“你们龙族之会我就不去凑热闹了吧,况且我一人族之子,到你们龙族,岂不是有损你们龙族威严?”

叶儒笑笑,婉拒道。

“其实说来话长了……”

荀敖叹了口气,缓缓道。

“此话何意?”

陈天剑道。

‘四海龙王,虽然和睦,但这龙族文会,倒是谁也不争谁,而且东海龙宫每次都是最后一名,所以现在东海龙宫正在招贤纳士,为的就是能在这次的龙族文会中能够一雪前耻,而且叶儒小兄弟才高八斗,正好合适。’

荀敖给叶儒解释了一番。

“所以就是来找我,帮助你们么?我再过一段时日就要科举,然后还要前往晋国一趟,如果可以的话,我会去的,但如果不行的话,就真的不行了。”

叶儒想了想,对方给自己的帮助也很大,包括这一次解救北境之危,他们也出了很大的力,正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且对方也有求于自己,于情于理,自己都要去。

“好,到时候我们去晋国找你,然后将你带到龙宫之中。”

荀敖缓缓道。

“那就麻烦荀敖大哥了。”

叶儒朝着其做了一揖,道。

“无碍,那我与夭夭公主就先走一步了。”

荀敖再次说道。

“叶大哥,我们就先走了,这枚龙印交给你,如果你有什么困难,我就会感应到然后过来帮助你们。”

夭夭手指抵在唇边,仰着头想了想,然后拿出一枚刻画着龙头的令牌,交给了叶儒,并且再次说道:

“那我们就先走了,欢迎来东海龙宫玩。”

两人说完,便是化为巨龙和蛟龙,腾飞而去,随后没入烟雾之中,消失不见。

“对了,陈大人,没多长时间就是科举了吧。”

看着两人走后,叶儒扭头对陈天剑问道。

“嗯,还有半个月就是科举了,我已经在紫城安排好了,到时候我送你到科举考点,等你考完之后,立刻前往京城进京见过圣上。”

陈天剑想了想,说道。

“好。”

叶儒点点头:

“那学生就先行告退了。”

“好,这次的野兽之危来的可真不是时候,现在还得重新部署一下防线,头疼啊。”

陈天剑揉了揉头发,朝着军帐之外走去。

“呼,只有半个月了,得好好准备一下了,这次的科举考应该会从四书中寻章摘句,然后变成经义题,只需要将四书读懂之后就可以。”

叶儒拿出一本《论语》,开始看了起来。

“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句话倒是可以思索一下。“

叶儒看到这句话,感觉有点符合儒道大陆的主调,也就是主旋律,成圣,是每个人所追求的,而且每个人为了追求儒家真理,不少人都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所以这句话,很符合这儒道大陆的历史。

随后,叶儒开始拿起笔来开始注解了起来。

““仁”是儒家的核心,也是孔圣的所追求的,乃是道德的最高准则。”

这“道”一字,徘徊在叶儒的脑海之中,久久不散,倒是把叶儒难住了。

因为这个道非常道,不是一般粗浅的道理和事理,在这里和老子的《道德经》所论述的一样。

“老子所说的道,乃是世间真理,那么孔圣所说的道,又是什么呢。”

叶儒放下笔,抬头看着窗外,手指也在桌子上点动了起来。

“孔圣的道和老子的道或许不是一样的,众生经典中,中庸,大学,都是儒家的那么孔子说的道,会不会是中庸之道,也可以说是一条通往成圣的道路。”

突然之间,叶儒感觉脑海中浮现出中庸两字,这无疑给他了一点光明和思考的方向。

“夕死可矣这句话好理解,关键最重要的是这个“道”字的阐述,而老子讲的道可道也,非恒道也。这里的道的属性是指无欲的状态即“至虚、守静,显然也不对。”

随后叶儒又从为君为臣这个方向思索了起来,儒家为显世之学,而且又提出三纲五常。

“对了,老子的道是回归自然,儒家讲求积极入世,所以它追寻的应该是学问,并且为社会做贡献,如果用一句话来说,那就是孟子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想到这里,叶儒的书宫仿佛如灯一般,彻底明悟了起来,下一刻,他的笔尖开始涌动,然后慢慢的将自己的思考用笔卸了下来,只是瞬间,便是将整张纸铺满,与此同时,他的思想,也获得了极大的进步。

时间,在叶儒诵读众圣经典的时候,如指尖的沙子一般流逝而过……<>

最新小说: 凤九儿战倾城 与君AA 望门庶女(全本) 名门嫡姝 秦舒褚临沉 至尊仙道 刘玥甄六兮寅肃_ 战神狼王于枫 宋倾城郁庭川 永恒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