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服务小说 > 玄幻魔法 > 儒圣天下 > 第三百一十一章 叶儒入考场

第三百一十一章 叶儒入考场(1 / 1)

<>闻言,叶儒也沉默了起来,旋即双手也紧握了起来,晋国的人简直是太过可恶,十万大军的英魂,就这么白白的葬送在了晋国。

“科举完之后,我就前往晋国,将我们十万大军的英魂全部都接送回家。”

叶儒抬起头,眼中掠过一抹坚定,旋即说道。

“那就要靠你了,一定要将十万英魂给接回来。”

赵明诚拍了拍叶儒的肩膀,露出一抹希冀。

“走吧。”

叶儒点点头,率先朝着四镜三名殿的方向走去,赵明诚和赵风骨紧跟其上。

由于叶儒等人已经去过了四镜三明殿,因此只是轻车熟路,便是到达了这四镜三明殿。

此时的四镜三明殿,已经人山人海,基本上都是像叶儒这么大的少年,他们一身童生服,似乎都有点忐忑。

一些比较天才的少年却是带着欣喜,可能复习的差不多。

“等等吧,等你们祭拜完孔子,领取完考试文书,就可以进入考场了,这次据说题会有些难。”

赵明诚皱了皱眉头,道。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赵大人应该进入不了这里吧?”

叶儒笑着问道。

“考试一共考三天,等给你们都进去了之后,我就回城主府,这次的考题依旧是沿袭童生试的考试科目,只是增加了一门八股文。”

赵明诚道。

“多谢大人相告。”

叶儒朝着赵明诚做了一揖,道。

在叶儒说完之后,从四镜三明殿中,突然响彻起了一道钟鸣声,这声音由远及近,颇为震耳,让那些童生的声音逐渐变小,最后完全寂静了下来。

“乡试开始,请考生陆续进场。”

话音落下,那些童生皆是从那不算大的门进入了去,叶儒和赵风骨也笑笑,前往排队。

“挤什么挤,不知道排队啊!”

在这时,一名童生看到叶儒和赵风骨碰撞了自己一下,原本紧张的心情更加焦急,旋即怒骂道。

这一幕,让叶儒和赵风骨唯有苦笑,临近考试,焦躁是肯定的。

紧接着叶儒和赵风骨领取了文书,同样走了进去。

进入到四镜三明殿之内,叶儒等人径直朝着祭拜孔庙的地方走去,而在哪里,则是有不少先生,都坐在高出,而在他们的身后,则是孔庙。

凡是科举,必先祭拜孔子,这是规矩,不容更改,无论是县试,乡试,都要祭拜。

由于祭拜孔子叶儒已经见过一次了,倒是并未有所惊奇,反而按照程序走了一遭,就拿着文书直接进入了考场。

“叶兄,没想到咱们一个考场,真是有缘分啊。”

在这时,杨理从远处走了过来,在看到叶儒所走的方向时,连忙来到后者身旁,笑着说道。

“杨兄啊,没想到你也是这个考场的,一起共勉吧。”

叶儒扭过头,故作惊讶的说道。

他对此人并不感冒,反而有些厌恶,本为炎黄国人,为何不一致对外,反而内斗,这实在让他有点反思不过来。

“共勉,只希望叶案首不要在考场中发挥失常才好,到时候,这科举第一,怕是要让我收回囊中了。”

杨理淡淡一笑,笑容中满是讥讽。

“这就不劳杨兄担心了,只不过,鹿死谁手,可还未可知呢。”

叶儒摇摇头,同样报之一笑。

这话让杨理的笑容缓缓的收敛了起来,嘴角扯起一抹难看之意,旋即道:

“那就考场见真章了。”

说完之后,杨理便是离开了这里,走进了考场。

叶儒随后走进考场,然后看了看自己的座位号,深吸一口气,直接坐了下来,等待着考官发卷。

咯吱。

不一会,一名老者从门口出现,他手里拿着一叠泛黄的卷子,分批次发了下去。

叶儒拿到卷子,目光中带着些许的凝重。

这乡试并不比县试,无论是题型,还是题量,都要比县试强上太多,一般来说,三天的时间,如果思想足够充沛,考中也并没有什么难度,但是天资稍微愚钝一些的,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粗略浏览了一下考卷,除了贴经、墨义,等死记硬背的科目之外,经义,策论和八股文是最难的。

“朝闻道,夕死可矣?”

看到这一幕,叶儒嘴角抽搐了一些,这经义没想到和自己在北境之中看到的一样。

“押题竟然压中了……”

从惊讶中反应过来,叶儒不禁哑然失笑,不只是叶儒,就连另外一个考场的赵风骨看着那经义震惊了好久,旋即一拍手,心里不禁感叹道:

“没想到叶师竟然真的压中了题目,真是厉害。”

有了之前的经验,叶儒拿起狼风笔,运用起书法二境开始仔细的写了起来。

虽然自己之前曾经为这句话做过注解,但如果写到试卷上,就必须得规规矩矩的来写。

除了答案的正确,字迹也是考察的一个重要方向。

“这小子怎么可能写这么快,难不成只是障眼法不成?我就不信,棋道那么厉害,他还能有其他时间用来读众圣经典!”

杨理在一旁看着叶儒奋笔疾书,当下深吸了一口气,眼中掠过一抹暴怒。

他不明白,叶儒将时间都用在了棋道上,为什么科举考试都这么厉害。

就算是在娘胎中开始学习都不可能。

叶儒很快将经义写完,旋即开始从头开始看帖经和墨义。

“建安风骨。”

只是短短的四个字,但却是让叶儒深思了起来。

这四个字虽然简短,但却包含着很多信心,包括建安风骨中的人物,建安诗歌的情调和风格,以及建安风骨的内涵。

前一世中,建安风骨中有曹操,曹丕和曹植以及建安七子,他们都属于建安风骨中的代表,曹操虽然身为枭雄,但诗的成就却也是空前的。

思索了片刻,叶儒开始写到:

“建安时期的作品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以及统一祖国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代表人物有三曹以及建安七子,可统称为建安风骨。”

写完之后,叶儒觉得并无不妥,便是再度提笔下一题。<>

最新小说: 与君AA 战神狼王于枫 名门嫡姝 望门庶女(全本) 凤九儿战倾城 慕安安宗政御 宋倾城郁庭川 刘玥甄六兮寅肃_ 至尊仙道 永恒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