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开始反击(1 / 1)

火势很快燃烧起来,曹军侧翼进攻路径受到限制。

没有办法发挥出兵力优势,曹军不得不把兵力集中到没有起火的正面。

关羽军守住了防线。

身后喊杀声大作,廖化回头看去,一支编制完整的援军抵达战场。

廖化没有看到王甫的旗帜,援兵的数量也不多,但是,这支部队在关键时刻出现,让将士们士气一振。

面对意志坚定的关羽军,曹军防线出现了破绽。

当然,实力上的差距并不是仅靠意志力就能弥补的。

等到关羽军战斗热情消散,曹军将会重新确立战场优势。

坚持等来了转机,曹军攻破的营门外,同样响起了喊杀声。

结合掌握的信息,廖化判断,这支杀向营外曹军的部队,必然是王甫的主力部队。

王甫带领的援军一共只有步兵和骑兵一千多人。

关平带领先锋百人进行增援后,王甫麾下还剩下九百人。

全部投入营中进行防守也难以对局势产生大的逆转。

所以,王甫发现曹军攻入四冢营地的时候,没有把全部兵力派入营内。

指派少量兵力入营之后,王甫亲自统帅主力迂回到入营曹军的后方,截断曹军的入营通道,与营外曹军发生战斗。

只有廖化、关平与少量将士知道王甫的真实兵力。

绝大多数将士并不知道营外的情况,两军将士的感受也完全相反。

处于颓势中的关羽军将士,知道友军到达,战意大增。

和关羽军正面厮杀的曹军将士却产生动摇,他们不仅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还会担心自己的退路被截断。

廖化明白,战斗已经到达了转折时刻,他立即下达进攻命令。

关羽军一连发起三轮冲击。

曹将殷署在作战时一马当先,曹军阵型被冲乱之后,他的位置也暴露在廖化眼前。

更巧的是,殷署和廖化两人之间,几乎没有成建制的曹军可以阻挡关羽军的突进。

廖化挺枪朝殷署冲了过去,关平和少量战士护卫在廖化身边。

殷署不退反进,面对来势汹汹的廖化几人,挺枪纵马,朝着廖化冲了过来。

廖化同样抬枪反击。

在他的眼里,殷署的枪路简单清楚,和杀死邓成时用了同一招,瞄准的都是头部。

既然看清了对方的攻击路数,那么,廖化只需要轻轻侧身就可以避掉这一击。

廖化放弃了闪避,敌将枪法神出鬼没,躲过这一枪,未必可以看清下一枪的轨迹。

权衡利弊的得失,廖化加快速度,用肩膀撞向了枪尖。

身上的铁甲被枪尖划破,长枪刺中了廖化的左肩。

廖化手中的长枪也同样刺中了曹将的腹部。

殷署同样披着铁甲,没有受到致命伤,但他却因此被挑下马。

廖化得手之后,立即有士兵帮助包扎。

关平带队赶到殷署身边,杀散了救援的曹兵,在曹将起身之前,将殷署杀死。

曹将战死,廖化大声喊话,要求曹军投降。

曹军将士自然不会因为廖化的一句话放弃抵抗,但是,猛将被杀确实让曹军确实丧失了战意。

曹军的混乱加剧,一些慌不择路溃兵甚至朝着火里逃生。

关羽军开始全面反扑,交战双方的攻守态势发生逆转,这支攻入营内的曹军开始败退。

廖化撤军的时候,关羽军可以借助鹿角等防御设施迟滞追兵,避免崩溃。

利用争取到的时间,将士们可以等到援兵补充,维持战线。

曹军却没有关羽军的优势。

为了增加进攻路径,曹军破坏了营里的鹿角。

营外的战斗,又牵制住了营外的曹军,败兵得不到支援。

逃兵无暇休整,追兵却毫不留情。

关羽军在营门位置追上了大量逃跑失败的曹军溃兵。

受到营门宽度限制,曹军无法大量逃离,慌张的败兵失去了秩序,又进一步影响到出营的速度。

绝望中,溃兵丧失了斗志,也放弃了逃跑。

大批曹兵丢弃武器,开始投降。

击降营门处这股最大规模的曹军败兵之后,营寨中还有少量成建制的曹军,却已经没有办法逆转战局。

廖化的目标转向营外,包括处置战俘在内的全部营内事务都交给胡修负责。

廖化和关平带领部队杀出四冢大营。

廖化命令降兵让开道路,少量受惊的降兵直接被推开。

部队有秩序的快速通过营门,廖化看见了王甫的部队。

这支援军被曹军团团围困,从曹军旗帜上看,徐晃亲自组织了这场围攻。

和廖化猜测的一样,王甫确实通过进攻营门外的曹军,打乱了曹军部署。

在增兵进攻四冢营地和集中兵力围剿王甫之间,徐晃选择了后者。

廖化相信,徐晃将会为自己的判断后悔,但他也能看出,被围困的友军支撑不了太久。

廖化不再犹豫,立即和关平两人分配好任务。

廖化统帅所有能战斗的将士,救援被围的王甫。

关平留在营门,等候并且组织关羽军的后续出营部队。

战斗打到这种程度,不需要使用复杂的战术。

廖化直接带领部队杀向曹军包围圈。

曹军也发现了廖化的部队,部队开始变阵,少量曹军集结之后,朝着廖化杀了过来。

曹军阻击的部队晚了一步,廖化和王甫的部队里应外合攻破了包围圈,两军合流。

但是,曹军依旧拥有兵力优势,廖化的兵力太少,没能改变战场形势,包围圈再次合拢,廖化和王甫一起被围困在战场上。

曹军增强了进攻力度,轮番冲击关羽军的防线。

廖化和王甫两人来不及分享情报,划好责任区后,双方指挥部队进行反击。

两军将士不断有人受伤倒地,关平曾组织过一次救援,但被徐晃亲自带兵击退。

无论曹军的进攻多么猛烈,关羽军还是维持住了战线没有崩溃。

最终,曹军阵中响起撤退的金声,部队开始有组织的脱离战斗,徐晃亲自带兵断后。

关羽军利用这个机会重新恢复阵型,在没有掌握可靠情报之前,廖化和王甫不敢轻举妄动。

两人也不甘心坐视曹军退走,部队跟随曹军行进,既不接触,又不脱离,保持适当的距离。

过了一会儿,一支精锐的关羽军骑兵进入战场,廖化这才明白曹军撤军的真正目的。

冲在最前面的将领穿着绿袍戴绿帽,坐下一匹赤兔马,正是关羽。

关羽的确担心四冢营寨的守备情况,亲自带领部队支援了过来。

关羽跟徐晃,这两个河东老乡年过半百,却在战斗中做出了相同选择,奋战在一线。

由于曹军撤退及时,关羽步兵远离战场,无法参战,关羽只能带骑兵追击。

徐晃显然意识到了这支关羽军的增援,这才做出撤军决定。

入营曹军已经被击败,营外的曹军虽然暂时没有崩溃,但是,继续打下去输多胜少。

徐晃倒也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将领,在关羽统帅的主力进入战场之前便组织将士撤退。

在关羽的骑兵通过之后,廖化和王甫两人同样率领步兵对曹军发起追击。

徐晃亲自带队断后,曹军没有溃败,但关羽军还是抓获了不少战俘,得到了曹军遗弃的大量军需用品。

直到曹军得到郾城守军的支援,才稳住阵脚。

关羽军立即撤退,就如关羽在战前说的那样,这一战,但求无过,不求有功。

停止追击,队伍开始撤退,廖化也随军撤回四冢。

曹军同样无力再战,稍作追击便放任关羽军南下,两支部队脱离了战斗。

回到四冢,战场上依旧一片狼藉。

曹军的战略目的失败了,不仅没能突破关羽军的封锁,还灰头土脸的败退回郾城。

从战术上看,双方难分胜负。

魏军将领殷署被杀,兵员物资损失极大。

关羽军同样损失惨重,傅方战死,物资消耗一空,四冢营寨几乎毁于战火。

修复四冢军营需要花费更多人力、物力和财力。

以关羽军现有的资源,四冢营寨很难修复。

这只是从表面进行的分析。

结合前世的了解,廖化可以确认,关羽军取得了大胜。

首先,徐晃没有击败四冢守军,这就让胡修、傅方麾下这支襄樊出身的部队保存了一定的战力。

而且,曹军摧毁的军营和鹿角并没有多么重要。

当吕蒙偷袭荆州的消息传到襄樊,关羽即使再不甘心,也必须撤军。

不论是四冢还是围头,都将会被放弃,曹军破坏的,不过是一些原本就会舍弃的东西。

廖化能这么想,但关羽却不一定会这么思考。

而且,这场战斗结束了,相关将领究竟是立功,还是遭受惩罚,这得看关羽对这场战斗的最终定性。

部队回到四冢,营寨进行了简单修复,战俘也被进行安置。

关羽下达了大批命令,包括打扫战场,清点物资。

命令分配下去之后,关羽的传令兵通知廖化去见关羽。

在一处保存的比较完好的营帐中,廖化见到了关羽。

胡修、王甫、关平三个人都在现场。

廖化屏气凝神,判断关羽对这场战斗的态度。

最新小说: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九零福运小俏媳 谍海偷天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八零好福妻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