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旧梦重现(1 / 1)

“陛下想亲自看望父亲却被魏将阻止,使者转达了陛下的问候,希望父亲保重身体。”

廖化剧烈咳嗽了两声,“咱们是亡国君臣,称呼上一定要谨慎,不能给别人留下口实。”

廖化面前的青年连忙解释:“父亲放心,到了洛阳城,孩儿一定改口。”

廖化还想叮嘱两句,却明显感觉到体力不支,他已经七十四岁了,身体状况可比不上年轻人了。

季汉覆灭,后主与多名重臣得到了新君命令,举家迁往洛阳。

成都到洛阳的距离太远了,对于廖化这样的老人来说,这就是一场死亡行军。

他的好友,同样古稀之年的宗预已经在两天前病逝了。

廖化明白,自己撑不了太久,大限就在这几天。

他闭上眼睛,慢慢的说道:“你先出去吧,让为父休息一会儿。”

脚步声渐渐离去,帐篷外只剩下嘈杂的人声和马嘶。

往日的种种,浮现在廖化的脑海里,此时他并不担心后主和家人的安危,思绪飘回到几十年前。

一段段金戈铁马的往事,从脑海中经过。

一位位叱咤风云的英雄,面容早已模糊。

廖化的眼角流出泪水。

想到季汉从建立到覆灭的种种,廖化张开嘴巴,很想大声呼喊‘破贼兴汉’的口号,但他控制住了自己。

头脑变得昏沉,意识逐渐模糊。

……………………………………………………………

“廖主簿!”

廖化听到了急促的喊声,缓慢睁开眼睛。

“廖主簿,前线有急报。”。

面前的景色发生变化了,一张稚嫩的脸庞出现在自己眼前。

廖化觉得这人眼熟,却想不起面前这人的身份。

青年取出一张纸,递给廖化,“主簿,我军将士刚刚拾起了曹军射进营中的书信。”

下意识接过信件,廖化快速读完书信。

短短几行字,揭露了很多信息。

这是一封以孙权口吻书写,交给曹操的书信。

信中表示,孙权将会派遣大都督吕蒙偷袭荆州。

孙权希望和曹操联合,曹军拖住关羽的部队,一旦吕蒙军夺取了荆州,曹军就可以和吕蒙军联合,夹击关羽军。

通过这封信,模糊的记忆突然变得清晰起来。

廖化看向面前的青年:“这件事,关将军知道了吗?”

话一出口,廖化意识到了不对,襄樊之战已经是40年前的事情了。

青年却没有丝毫犹豫,摇了摇头,“关将军应该并不知情,我得到书信之后,立刻给主簿您送来了。”

廖化怔怔的看着面前青年,“现在是哪一年,咱们又在哪里?”

青年愣了片刻,疑惑的看向廖化“现在是建安二十四年,关将军亲自统兵北伐,我军正围困襄阳和樊城。”

廖化闭上眼睛,沉默了片刻。

再次睁开眼睛,他的心情较为激动,“我明白了,你先出去。”

青年离开帐篷后,廖化再也控制不住手指的颤抖。

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做梦,但他可以确认,现在正是襄樊之战的关键时刻。

恐惧,或者兴奋?

面前的一切不知道何时就会消失,命运也许只跟自己开了一个玩笑。

梦境也好,现实也罢。

廖化回到了这个决定季汉国运的关键时刻。

襄樊之战时,廖化才29岁,他还有大把时间改变历史。

得到这封书信,廖化没有在第一时间求见关羽。

四十年的经历,让很多记忆变得模糊。

别说那些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即使是亲身经历,也需要回忆。

劝关羽回防江陵之前,自己首先应该掌握更多情报。

早已冷却的鲜血重新沸腾起来。

身边的战友,不少人变节投敌,更多人战死沙场,既然自己回到了这个历史节点,他必然要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命运给了自己一个机会,这一世,廖化不想再留遗憾。

他要让汉家旗帜重新飘扬在东汉十三州。

再次读完书信,廖化冷静了下来。

吕蒙白衣渡江,孙权背盟偷袭的事情,廖化永远不会遗忘,更不会怀疑面前书信的真实性。

但是,关羽不是自己,没有前世经历,对方未必会相信这份情报。

而且,襄樊之战打到现在,关羽军即将取得最终胜利,贸然撤军,只怕关羽和众将士都不甘心。

为了说服关羽撤军,廖化开始翻动手边的情报。

很多记忆并不是消失了,而是被遗忘了。

通过这些情报,很多细节被重新回忆起来。

准备完成后,廖化离开帐篷,前往关羽营帐。

营地里到处都是神色匆匆,面容疲惫的将士。

关羽军经过连续作战,将士们早已经消磨了锐气,之所以能坚持到现在,无非是因为曹军的状态更差。

襄樊即将被攻克,胜利似乎唾手可得。

除了廖化,没有人意识到,关羽军会遭受致命背刺。

廖化不由得叹了口气,荆州的失陷将会成为压垮将士们的最后一颗稻草。

来到关羽营帐,廖化一眼就看到了身披绿袍,头顶绿帽的关羽。

关羽正和将领们商谈襄樊战事。

廖化看到关羽,有些失声:“君侯!”

关羽看向廖化,笑了笑:“元俭来的正是时候,我们正在探讨攻打襄阳和樊城的下一步部署。”

“襄阳城比较坚固,粮草充足,短时间内难以取得战果,但是,樊城城小,遭到洪水冲击,城防设施损毁较重。”

关羽抚须大笑,“我亲自检查过樊城防务,樊城守军坚持不了太久,胜利就在这几天了。”

看到关羽脸上的得意神色,廖化心中一沉,他赶紧上前两步,交上那封曹军射进营地的书信。

“君侯,樊城守军应该得到了相同的书信。”

关羽接过书信,仔细阅读,眉头皱起。

看完书信,关羽将书信交给其他部将传阅。

众人传阅的时候,关羽看向廖化。

“元俭,这是曹军的诡计,咱们刚刚水淹七军,捉于禁,斩庞德,曹军兵力不足,襄樊陷落在即,急切之间,变不出援军,只能采用疑兵之计。”

廖化连忙摇头,“君侯,你难道忘了吗,建安二十年的时候,孙权背盟偷袭,夺取了我们荆南三郡。”

廖化语气变得急躁,“孙权一直想占领整个荆州,和曹操划江而治。”

“孙权的大都督吕蒙也一直对荆州有非分之想,君侯这次倾力北上,江陵守备空虚,确实是吕蒙偷袭的最好机会。”

听完廖化的话,关羽非但没有提高警惕,神色反而有些放松。

“你说的没错,孙权确实一直对荆州有野心,早在北伐之前,咱们就充分考虑过这种可能。”

“为了防备孙权背盟,北伐之前,我军在荆州重镇江陵城的原有城防基础上修建了一座外城,城池易守难攻,将士们的家眷也被安置在城中进行保护。”

关羽的议曹从事王甫此时已看过书信,安慰道:“元俭你大可不必担心,以孙权和江东军的作战能力,十万大军都拿不下合肥,江陵有兵有将,又有城池险固,你还怕什么?”

王甫转过身,看向身边的众将,“关将军威震华夏,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孙权和吕蒙不出手还好,一旦他们背盟偷袭,可是给咱们收复武陵、桂阳、长沙和江夏制造了口实。”

众将对王甫的观点表示赞同。

关羽:“有糜芳守备江陵,荆州必然万无一失。”

廖化摇了摇头,“如果糜芳开城投降了呢,君侯在出征之前,可是扬言班师后对糜芳和士仁治罪。”

关羽看了看身边的将领,面色严肃,“大军北伐的关键时刻,糜芳和士仁没能准备好足够数量的军用物资,如果不惩罚他们,怎么对的起那些兢兢业业,枕戈待旦的将士们?”

关羽来到廖化身边,压低了声音,“我训斥糜芳,是为了让糜芳守好荆州,戴罪立功,为我军北伐提供充足物资,并不是真的要惩罚他。”

“糜芳和士仁跟随我们兄弟走南闯北,糜芳更是大哥的小舅子,这两人或许能力有问题,但忠诚经过考验,他们不可能叛变。”

关羽的嘴角带起了一丝嘲弄,“以糜芳的能力,投降孙权能得到什么?我军如日中天,他又是大哥的小舅子,如果大哥称帝了,他就是国舅,孙权可不会把妹妹嫁给他。”

廖化急了,他决定把自己的经历讲出来。

“君侯,我曾经做过一场梦,在那一场梦境里,吕蒙偷袭荆州,糜芳和士仁开城投降,我军因此崩溃,最终丢失了荆州。”

廖化神情严肃,现场安静了一会儿。

没多久,关羽、王甫等人开怀大笑。

关羽笑了起来,“元俭,这段时间辛苦你了,没想到你会把梦境当成现实。”

“日有所思,夜有所想,但你别把梦境当成现实,咱们胜券在握,等咱们夺取了襄樊,大哥再从汉中出兵,汉室复兴就不再是梦想了。”

“这次北伐消耗了大量物资,一旦撤出战场,消耗的物资需要重新积攒,而且,曹军有了准备,增加守备兵力,咱们再想夺取襄樊,就难了。”

关羽的语气很柔和,“你的顾虑确实有道理,我会派人打探吕蒙军的消息,你先下去休息吧。”

廖化还想再劝,关羽却已经转身离去,和王甫等部将继续讨论战情。

只有廖化明白,书信上的内容全都是真的,吕蒙必然会带兵偷袭荆州。

围攻襄樊的行动,注定无功而返。

廖化只能先行告辞。

(廖化病逝时的年龄应该在七十四至八十三,本书采用七十四岁的说法,这样襄樊之战的时候,廖化比较年轻,只有二十九岁。)

最新小说: 八零好福妻 谍海偷天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九零福运小俏媳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