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擅作主张(1 / 1)

孙权一定会背盟,吕蒙军必然会偷袭荆州。

关羽的北伐不仅威震华夏,也让季汉政权暴露了实力,引起了孙权顾虑。

关羽的北伐让荆州守备空虚,刺激了孙权的野心。

在原先的历史上,关羽军被曹操和孙权联手消灭,敌方将星云集,于禁、曹仁、徐晃、吕蒙、陆逊都是当世豪杰。

关羽也并不是毫无准备,北伐之前就做足了防备孙权的准备。

扩建了江陵城,把出征将士的家眷送入城中进行保护,任命糜芳守备江陵城。

除此之外,湘水畔新修了大量烽火台。

荆州防务的核心在江陵城,所有的布置也都围绕这座坚城进行。

随着糜芳的投降,江陵不战而降,季汉的王业与关羽的野心也随着城池的易手毁于一旦。

坚固的江陵城被吕蒙军夺取,出征将士的家眷变成吕蒙的人质。

等到吕蒙军入主江陵的消息传回关羽军中,那可什么都晚了。

廖化必须抢先行动,避免事态迅速恶化。

首先,他要做出尝试,守住江陵。

其次,他得想办法保住关羽的性命。

关羽是季汉政权唯二的帅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有了关羽,季汉的复仇战或许会是另一种结局。

廖化可不希望让历史重演。

孙权给曹操的书信并没有引起关羽的重视。

廖化只能靠自己去扭转命运。

廖化是主簿,掌管全军的文书。

这意味着,关羽的命令需要通过廖化落实,将领给关羽的汇报,也需要经过廖化的手转达。

他不仅可以依靠这个身份获取最新战情,还可以用关羽的名义伪造命令。

即使下达了假命令,接到命令的将领也很难在第一时间察觉出问题。

只要命令不是太假,假命令就会被当成真命令执行。

这也就为关羽军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谎报军情,假传命令,那是死罪,廖化需要承担极大风险。

如果别人处在廖化的位置上,或许还会考虑一下。

但是,廖化已经死过了一次,两世为人,他看淡了生死。

这一世,他会为理想而活。

吕蒙军闰月出兵,现在已经是十月下旬,留给关羽军的时间不多了。

廖化有针对性的搜索手上关于荆州的情报,分析战局。

关羽军距离江陵城最近的一支部队,是护卫粮道的都督赵累。

确保荆州军能撤回西川的重镇有三处,分别是秭归、宜都、房陵,很可惜,廖化手边没有这三城的兵力配置和守将信息。

关羽军可以依靠的外援,只有上庸的刘封和孟达。

一番思索后,他开始行动,写了很多信。

第一封信写给赵累,廖化以关羽的口吻,命令赵累集结并统帅所部人马,调头返回江陵城,接管城防。

即使守城失败,也要控制东门,及时转移将士家眷。

为了让赵累迅速行动,书信的措辞很严厉。

廖化明白,赵累的兵马太少,而且分散保护整个粮道,仓促集结需要时间,部队赶到江陵很有可能在时间上来不及。

即使江陵城最终依然失守,赵累也可以救出部分将士的家眷。

没有了人质,关羽西逃的时候可以得到更多将士保护。

接下来,廖化给秭归、宜都、房陵三城的守将写信,要求守将提高警惕,加强对城池的防守。

廖化明白,为了这次北伐顺利,关羽军从各地抽调了大批兵力,仅有的兵力也都集中在江陵,保护将士家眷。

三城守军的数量不会太多,仅仅依靠三城守将,很难在江东军的强攻中守住城池。

所以,廖化的书信仅仅是为了提醒守将增强戒备,阻止吕蒙军偷袭得手。

只要三城能迟滞敌军的进攻速度,关羽军逃出生天的几率就会增加。

前两个手段仅仅是补救,效果不会太明显。

最重要的补救措施,是送给上庸的这封信。

上庸守将刘封和孟达不是关羽的下属,刘封是汉中王刘备的义子,孟达也是刘备入蜀的从龙之臣。

关羽的命令指挥不到上庸,所以廖化写信的时候反复修改措辞。

这不是第一封请求上庸军支援的书信。

关羽军北上,发动襄樊战役的时候,为了尽量增加兵力,关羽多次派人向刘封和孟达请求援兵。

每一次的求援都被刘封和孟达两人委婉拒绝了。

刘封和孟达的拒绝理由似乎无懈可击,两人表示,上庸新归附,兵力不足,需要留兵驻守,稳固人心。

廖化觉得,这并不是上庸兵按兵不动的唯一理由。

刘封和孟达一定有所顾忌,派的兵少了,分不到足够分量的战功,派的兵多了,上庸郡的守备兵力减少。

而且,援兵进入荆州,很有可能被关羽军吞并。

不论刘封和孟达有什么顾虑,廖化都需要上庸兵。

原因很简单,一旦江陵失陷,大量家眷沦为人质,关羽军将士的忠诚将得不到保障。

上庸兵的家眷都在上庸,这支部队没有人质被吕蒙军控制,更可靠。

即使上庸兵不能帮助关羽夺回荆州,也可以护着关羽西撤,至少不会轻易逃散或投降。

廖化并没有在信里提到吕蒙军偷袭荆州的任何内容,廖化的措辞也轻描淡写。

他用关羽的语气,在书信里一再强调,襄阳城即将被攻克,为了增强兵力,抽调了房陵守军,此时的房陵已经无兵可用。

信中表示,上庸兵不需要抵达襄樊前线,只需要驻防房陵就立下了战功。

为了防止刘封和孟达产生怀疑,廖化故意把书信的语气表现的很傲慢。

喊来传令兵,廖化将书信交给众人,传令兵迅速离开。

廖化做的这些事情,关羽都不知情。

他只是一名主簿,没有权力做这些。

所有的布置都建立在吕蒙军偷袭荆州的基础上。

只有战场形势迅速恶化,廖化的这几条命令才会起到救命作用。

廖化的小动作迟早会被暴露,如果吕蒙军没有奇袭荆州,擅自做主廖化必将会被杀死,严明军法。

廖化顾不上个人得失,他愿意赌上自己性命,去换季汉政权的一个可能性。

廖化做完了所有能想到的补救方法,重新翻看手边情报,把注意力转移到襄樊战场,翻看起相关情报。

被围困在襄阳城和樊城两地的曹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不断有曹军将士跳城投降。

但是,守备襄阳和樊城两地的曹军主力还没有崩溃。

关羽军的状态也没有好多少,兵员、粮食、军备物资损耗极大。

除了襄樊两城的守军,曹军援兵在平寇将军徐晃的统帅下,驻扎在郾城。

根据斥候的报告,徐晃已经得到了十二营的支援,兵力充足。

这些情报勾起了廖化更多记忆,徐晃曾在襄樊战役的最后阶段指挥曹军将士向关羽军发起过一次突击。

关羽军在这场攻防战中失败了。

关羽军的失败并不代表关羽的统兵能力比徐晃差。

北伐的关羽军不过动用了半个荆州的兵力。

连番战斗造成损耗,保护粮道、押送俘虏也需要分兵,剩下将士分别围困襄阳城和樊城,可以拿来阻击来犯曹军的兵力本来就不够。

关羽军处处分兵,徐晃却能集中兵力,在局部战场上,双方的作战难度并不在同一水平上。

为了形成犄角之势,阻击徐晃军的关羽军兵分两部,主力屯围头,另一部屯四冢。

两处驻军营寨外围部署了多层防御型鹿角。

廖化亲身参与过这场战斗,回忆起不少细节。

徐晃采用了声东击西的战法,扬言欲攻围头,却出其不意突袭四冢。

内应带回了假消息,关羽没有识破徐晃的真实目的,亲自统帅将士支援围头。

徐晃军主力到达四冢之后,关羽才匆忙带兵前往四冢。

这也导致关羽军变成一支疲军,徐晃军却能够以逸待劳。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关羽军被击败,徐晃军顺势掩杀,击破了四冢的防御。

曹军并没有因为这一场战术胜利扭转局势,关羽军也没有彻底失败。

襄阳和樊城依旧被围困,关羽军的战略主动权没有丢失。

但是,经过这一轮突击,汉军丢失了大量防御工事,军队士气受到影响。

廖化的思绪还没有被完全平复,一名青年来到廖化身边。

来人面色慌张,“主簿,大事不好了,最新情报,曹军郾城部队开始集结,徐晃扬言重兵进攻围头。”

虽然知道历史的走向,但廖化还是有些力不从心。

关羽捉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消灭了曹军几万人。

但是,曹军家大业大,损失了七军,还能派出十二营,十二营打完了,还有合肥军团。

即使没有孙权的背盟,关羽军的北伐也很难持久。

“不要慌,君侯知道这件事吗?”

来人神色慌张,“已经有人去通报了,前将军命令将士们戎装备战,准备支援围头,反击徐晃军。”

廖化很清楚徐晃军的真正目的,所以,他得立即找关羽,劝对方调整计划。

(公元219年是个闰年,有闰十月,那一年的时间顺序应该是十月,润十月,十一月。)

最新小说: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谍海偷天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八零好福妻 九零福运小俏媳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